格拉夫与纳夫拉蒂诺娃的交手记录(近十年四大满贯女双冠军是那些?)
格拉夫vs巾帼群芳(省略格拉芙的名字)vs科泽尔 11:4 vs陶兹亚特 21:0 vs达文波特 8:6 vs纳夫拉蒂诺娃 9:9vs诺沃特娜 29:4 vs塞...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卡普里亚蒂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卡普里亚蒂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格拉夫与纳夫拉蒂诺娃的交手记录
格拉夫vs巾帼群芳(省略格拉芙的名字)
vs科泽尔 11:4
vs陶兹亚特 21:0
vs达文波特 8:6
vs纳夫拉蒂诺娃 9:9
vs诺沃特娜 29:4
vs塞莱斯 10:5
vs皮尔斯 4:2
vs桑切斯 28:8
vs马丁内斯 13:1
vs萨巴蒂尼 29:11
vs曼德利科娃 8:1
vs苏科娃 21:1
vs辛吉斯 7:2
vs小威廉姆斯 1:1
vs大威廉姆斯 3:2
vs卡普里亚蒂 10:1
vs埃弗特 8:6
vsKaterina.马列娃 11:0
vsMagdalena.马列娃 8:0
vsManuela.马列娃17:0 v
s加里森 12:2 vs胡贝尔 10:0
vs奥斯丁 1:1 vs德库吉斯 9:1
vs兹维列娃 20:1 vs泰斯塔德 3:0
vs斯皮尔莱亚 2:0
s林德奎斯特 3:2
收录格拉夫与各个时期共28位优秀选手(包含除海宁和克里斯特尔斯以外的全部11位世界第一)的交战记录,仅纳夫拉蒂洛娃、小威廉姆斯、奥斯丁3人与格拉夫战成平手,其余25人均处于下风,而且普遍占据巨大劣势。不服不行啊。 可能漏了些优秀球员吧,一时想不起来更多的人了。不过,估计想起来也是兵败如山倒。-_-!!
网坛天才少女为何绝迹?
编译/丁丁
女子网坛向来盛产天才少女,这一“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前有15岁就赢得1887年温网冠军的洛蒂多德,后有16岁称霸1997年澳网的辛吉斯,可现如今混迹于WTA的小姑娘们却已然无法与之前的几代天才少年球员同日而语。若我们把“青少年”的界限设定为19岁以下,那么在九十年代,此年龄段的球员共拿下过15座大满贯奖杯,而这个数字在跨入21世纪后却已降至区区3个。.在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我们已经难觅青少年球员的身影(排名第11位的斯隆斯蒂芬斯已经年满20岁),事实上还有越来越多年龄在30+的老将出现在了世界前50的阵容里。今年早些时候,31岁的小威廉姆斯成为了史上最年长的世界第一,而她本人就曾是天才少女的代表人物。
威廉姆斯姐妹、卡普里亚蒂、辛吉斯、埃弗特、翠西奥斯汀,还有格拉芙,都在20岁之前就拿下了生涯首个大满贯冠军头衔。当90后甚至95后已经出现在巡回赛中时,我们却看不到辛吉斯们的身影。天才少女们去哪了?
点火手大阪直美:日本海地混血,选了日本国籍,将灵魂留在了美国
#夺冠2021#
昨晚东京奥运会上,最后压轴的点火仪式,由一位肤色黑黑的姑娘完成。
如果对网球运动不太熟悉,可能对这位网坛新秀也会陌生。
这位选手叫大阪直美,是一名日本国籍的网坛名将,未来很有可能是小威廉姆斯之后的网坛新晋霸主。
大阪直美生于1997年10月,出生地是日本大阪。她的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海地人。在她三岁多时候, 全家移民美国,取得开美国国籍。
从遗传基因上看,大阪直美的样貌继承了母亲,长着一张亚裔样貌,有着东方人清秀的五官,但是肤色和身材随了父亲。
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大阪直美在灵魂深处把自己归入到了美国黑人的行列。
早在大阪直美在3岁那年,她们全家就搬到纽约,一直生活至今。
大阪直美从小有网球天赋,开始是父亲当她的教练。
而在大坂直美高中毕业后,父亲将其送到了大名鼎鼎的佛罗里达SBT网球学院深造。
打网球需要的是更多的金钱。对于生活在美国 社会 底层的大阪直美一家来说,是无法拿出更多的金钱来培训她的。
为此,大阪直美的父亲曾经多次找美国网球协会协商赞助,但是都没有什么结果。
所以在她18岁那年,父亲帮她作出了选择日本国籍的决定,理由是日本网协可以提供更多的资助。
加入日本籍后,由于资助能跟上,大阪直美的网球成绩突飞猛进。
2020年,大坂直美继2018年美网和2019年澳网后,又在纽约拿下了个人的第三个大满贯,由此超越李娜,成为亚洲女子网坛第一人。此外,大坂直美还创下了在职业生涯的前三个大满贯决赛中保持全胜的壮举,而上一个达此殊荣的球员还要追溯到18年前的卡普里亚蒂。
按说专业上取得了这样骄人的成绩,日本人是可以引以为荣,得瑟得瑟的,不过大阪直美的很多行为让日本网友不满。
有日本网友就直呼:大阪直美选择了日本国籍,却将灵魂留在了美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大阪直美,虽然家庭特殊,可以受到日本文化、海地文化和美国文化的熏陶,可是实际上,这姑娘因为在美国长大,内心深处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美国黑人的。
所以去年她参加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为了支持“黑命贵”运动,她参加了平权运动。为了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她参加比赛的时候,戴上了表示平权运动的口罩,连续戴了7个不同的口罩,都是支持黑人平权运动的。
显然在大阪直美的内心,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黑人的。
参加平权运动这件事,对大阪直美的形象本来是个加分,因为以大阪直美的影响,引起很多人对黑人地位的关注,是有正能量的。
不过不少日本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觉得你一个日本人,掺乎到美国人的家事里头实在不应该。
有网友担心大坂直美的做法会在日本引发同样的游行示威,
也有日本网友认为,大坂直美选择了日本国籍,却将灵魂留在了美国。
还有一些日本网友指出大坂直美悼念的那些黑人并不值得同情。
不过也有日本网友对大阪直美平权这件事表示肯定和赞扬,就有有日本网友盛赞,大坂直美做到了一个22岁女孩很难做到的事情。
大坂直美在《 时尚 先生》的专栏文章中也提到, 让日本民众理解自己的“平权”做法任重道远,但自己不会放弃尝试。
大阪直美在《 时尚 先生》专栏的一篇文章中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想:
混血网球天才大阪直美也挑战着在一个种族单一的国家成为日本人的意义。因此,在日本,大阪直美成为争议性很大的一个人物。
本次奥运会,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的点火手,竟然是大阪直美。
喜欢的会说这表明了日本的包容和国际化,但是吐槽的网友认为:一个灵魂深处是美国人的姑娘,能不能代表日本人?
毕竟这个姑娘不会说日语,几乎就生活在美国,用英语发推特,坚持认为自己是“黑人”……
还有一点,这位姑娘虽然是网球天才,大满贯得主,但是她从来没有参加过奥运会,更不是奥运会冠军了。
当然,这是人家日本人的家事,中国网友有不少人还闹了笑话 ,认为这是吉克隽逸
别说,俩姑娘还是有些像的。
关于日本“黑人”姑娘大阪直美,我们就看她在奥运场上的比赛吧 ,毕竟最精彩的是奥运赛场。你说呢?
近十年四大满贯女双冠军是那些?
罗迪克共获得的大满贯冠军如下:2003 美国公开赛亚军:2005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2006 美国公开赛2009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1999-2009年的各项冠军: 年 份 男单冠军 女单冠军 男双冠军 女双冠军 混双冠军
2009 纳达尔 小威廉姆斯 布莱恩兄弟 威廉姆斯姐妹 布帕蒂/米尔扎 2008 德约科维奇 莎拉波娃 厄尔里奇/拉姆 邦达连科姐妹 孙甜甜/泽蒙季奇
2007 费德勒 小威廉姆斯 布莱恩兄弟 布莱克/胡贝尔 米尔尼/阿萨兰卡
2006 费德勒 毛瑞斯莫 布莱恩兄弟 郑洁/晏紫 辛吉斯/布帕蒂
2005 萨芬 小威廉姆斯 乌利耶特/布莱克 库兹涅佐娃/莫里克 德拉佩/斯托瑟
2004 费德勒 海宁 罗德拉/桑托罗 帕斯奎尔/苏亚雷兹 兹蒙吉克/波维娜
2003 阿加西 小威廉姆斯 罗德拉/桑托罗 威廉姆斯姐妹 纳芙拉蒂洛娃/佩斯
2002 约翰森 卡普里亚蒂 诺尔斯/内斯特 库尔尼科娃/辛吉斯 乌耶特/汉图切娃
2001 阿加西 卡普里亚蒂 比约克曼/伍德布里奇 威廉姆斯姐妹 费雷拉/莫拉里乌
2000 阿加西 达文波特
1999 卡费尼科科夫 辛吉斯
法国网球公开赛1999-2009的各项冠军年 份 男单冠军 女单冠军 男双冠军 女双冠军 混双冠军 1999年 阿加西 格拉芙
2000年 库尔滕 皮尔斯
2001年 库尔滕 卡普里亚蒂
2002年 科斯塔 小威廉姆斯
2003 费雷罗 海宁
2004 高迪奥 米斯金娜
2005 纳达尔 海宁 布莱恩兄弟 布莱克/胡贝尔2006 纳达尔 海宁 布莱恩兄弟 雷蒙德/斯托瑟
2007 纳达尔 海宁 诺尔斯/内斯特 莫里克/桑坦格罗 德切/拉姆
2008 纳达尔 伊万诺维奇 奎瓦斯 /霍纳 加里奎斯/帕斯奎尔 阿扎伦卡/鲍-布莱恩
2009 费德勒 库兹涅佐娃 德卢西/佩斯 加里奎斯/帕斯奎尔 胡贝尔/鲍-布莱恩
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1999-2009的各项冠军年 份 男单冠军 女单冠军 男双冠军 女双冠军 混双冠军 1999 桑普拉斯 达文波特
2000 桑普拉斯 大威廉姆斯 2001 伊万尼塞维奇 大威廉姆斯2002 休伊特 小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姐妹
2003 费德勒 小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姐妹
2004 费德勒 莎拉波娃 布莱克/胡贝尔
2005 费德勒 大威廉姆斯 哈斯/穆迪 布莱克/胡贝尔 2006 费德勒 毛瑞斯莫 布莱恩兄弟 郑洁/晏紫
2007 费德勒 大威廉姆斯 克莱门特/罗德拉 布莱克/胡贝尔 杰米-穆雷/扬科维奇 2008 纳达尔 大威廉姆斯 内斯特/泽蒙季奇 威廉姆斯姐妹 迈-布莱恩/斯莱伯尼克
2009 费德勒 小威廉姆斯 内斯特/泽蒙季奇 威廉姆斯姐妹 诺尔斯/格罗恩菲尔德
美国网球公开赛1999-2009的各项冠军年 份 男单冠军 女单冠军 男双冠军 女双冠军 混双冠军1999 阿加西 小威廉姆斯
2000 萨芬 大威廉姆斯 2001 休伊特 大威廉姆斯2002 桑普拉斯 小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姐妹
2003 罗迪克 海宁 威廉姆斯姐妹
2004 费德勒 库兹涅佐娃 2005 费德勒 克里斯特尔斯 2006 费德勒 莎拉波娃 布莱恩兄弟 雷蒙德/斯托瑟 纳芙拉蒂洛娃/鲍-布莱恩
2007 费德勒 海宁 阿斯皮林 / 诺尔 德切/萨芬娜 阿扎伦卡 / 米尔尼 2008 费德勒 小威廉姆斯 布莱恩兄弟 布莱克/胡贝尔 布莱克/佩斯
2009 德尔波特罗 克里斯特尔斯 德卢西/佩斯 威廉姆斯姐妹 古莉克森 /帕洛特有些双打,混双年代久远很难收集齐,只能收集到这些。
寻找一位退役的中国女子网球选手YI JING QIAN ,谁知道中文是哪几个字?
江苏选手易景茜身高1.70米,长得文静苗条,球风却颇有男子风范。她拥有较好的耐力、快捷的步伐、准确的手感和迅速抢攻的意识,素有“高炮手”的雅号。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74-2-28
出生:南京
身高:170.3cm
体重:57.66kg
握拍 右手,双手反手
国际单打排名:72
国际双打排名:262
最高排名:69
最高单打排名时间:1996-7-22
最高双打排名:206
最高双打排名时间:1998-10-26
职业生涯取胜场次:243
职业生涯失败场次:134
职业生涯奖金: 2,189
·1995年获国际网球挑战赛美国站和天津站冠军;1996年进入法网第二轮。
·2000年01月21日在墨尔本举行的澳网公开赛第二轮比赛中,唯一一名参赛的中国选手易景茜淘汰英国选手普林,闯入第三轮。这是中国选手在四大网球公开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 个人生活:
8岁开始打网球,14岁进青年队,16岁进国家队,江苏姑娘易景茜到今年已经在网球场里度过了整整17年。用她的话来说,“网球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内容,脑子里面全是网球。我不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我只想球该怎么打。”就是这个几乎为网球而生存的女孩,在一周的时间里,连闯两关,在高手云集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打进了女单第三轮,取得了她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同时,这一成绩也平了中国另一位女选手李芳1992年在该项赛事中创下的纪录。
在人们的印象中,网球是一项充满阳光的运动,而阳光与快乐总是结伴同行,所以,网球也是一项快乐的运动。那么,易景茜的快乐是什么呢?走过了自己的澳网之旅,易景茜说:我的快乐建立在赢球上。赢球是我最大的快乐。
快乐的付出
如果问易景茜如何赢球,她会说:重要的要有拼劲。只有去拼,才有机会赢。说到拼,便意味着付出,时间、汗水或者更多,所以,易景茜的快乐可以说是累出来的,快乐是有代价的。现在,不妨让我们看看易景茜澳网中的快乐之旅。
1月17日下午,世界女子单打排名第140位,持外卡进入澳网比赛的易景茜迎来了自己的首位对手,世界排名比自己高60位的比利时选手考托伊斯。易景茜以2:0击败对手后闯过第一关。
1月19日,易景茜在第二轮遭遇英国选手,世界排名第171位的普林。两人整整打了2个小时零6分钟,第三盘一直打到了9比7,一发成功率70%比77%,ace球2比3,得分比为103比99。易景茜比赛结束后第一句话便是:“我都快虚脱了,好歹挺了过来。”
1月21日上午,易景茜与身高马大的美国人卡普里亚蒂在墨尔本网球中心3号球场碰面了。在这场比赛之前,易景茜的世界排名已经上升到137位。虽然易景茜曾在1996年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击败过卡普里亚蒂,但当时卡普里亚蒂被吸毒和伤病困扰,目前世界排名第21位因为重新走入正轨而备受关注。因为把握机会的能力欠缺和力量上的不足,易景茜以两个4:6结束了自己的澳网之旅。
对于在身材和技术上都没有优势的中国网球选手来说,这个成绩只有李芳在8年前取得过,而看上去有几分瘦小和文弱的易景茜做到了。在一周的时间里,中国的网球因为易景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此前,中国网球是寂寞的,同国际网坛铺天盖地的新闻相比,关于中国网球的报道寥若晨星。
和以往有些许的不同,易景茜虽然输了,但快乐依旧,并不是因为自己被国人的关注,而是这次拼出了信心。易景茜说,澳网比赛后,她要前往美国打三个星期的挑战赛,主要目的是为了多得排名积分,奥运预选截至排名日期是7月20日,在此之前她要多参加比赛。目前她自我感觉状态不错,对取得奥运会入场券十分有信心。
没有故事的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故事里也都有令人感动的情节。但易景茜则说:“我没有故事,也不善言谈,网球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所以,易景茜不是没有故事,而是她的故事都离不开网球。
在此次澳网比赛前,为了参加奥运会而全力拿积分的易景茜曾说过,“如果我这次特别累,就说明我打得好,拿到分了。”其实,这次澳网并不是易景茜参加比赛中最累的一次。1996年,易景茜同大威廉姆斯交手,高大强壮的大威廉姆斯一上来就给易景茜ace球,把易景茜气得要命。但从那以后,易景茜碰上强手,从不轻言放弃。
1998年泰国亚运会,易景茜在女子单打比赛中碰上了中国台北的王思婷,当时,易景茜世界排名200多位,而王思婷排名是60多位。此前,她们曾经交手过五、六次,易景茜一次没赢。那场球打了4个多小时,倔强的易景茜平生第一次抽筋了,但却终于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好师傅杰夫
易景茜曾经十分羡慕国家队昔日队友李芳,而现在,她的教练便是李芳当年的教练,美国人杰夫。
杰夫对中国运动员的特点比较了解,在他的指点下,李芳的世界排名一度曾上升到世界第36位。对于易景茜,杰夫不仅在技战术上有自己的一套,而且在打球之外工作做得很细。比如赛前多喝水,做特制的鞋垫防止受伤等等。而这些,易景茜以前根本不会去想去做的。
从去年7月开始,易景茜被中国网协送出去参加国际排名赛,因为职业巡回赛日程安排得很紧,易景茜的日子自然便过得很辛苦、很枯燥。面对每周一场的比赛,易景茜打完一场又要坐上飞机赶到下一站。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网球选手,为了今年9月的奥运会。一场接一场的比赛,赢了,便快乐,输了,心情可想而知。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快乐与不快乐中,易景茜品味着网球,感受着一个属于网球人的心情。或许,对于一个职业网球选手来说,要挑战别人,便要首先向自己挑战。
同其它南方姑娘一样,生长在鱼米之乡的易景茜喜欢吃鱼,即使在国外,弄条冻鱼也能暂解思鱼之苦。而中国的老人们有一个说法,就是喜欢吃鱼的孩子长大了都聪明。就像我们现在看见的易景茜。易景茜曾经说过,她佩服辛吉斯,虽然只有1米68的身高,但打球用脑子。或许,这就是易景茜所追求的网球境界。
2005-2-21 13:10:53 264
1 泛太平洋公开赛
Toray Pan Pacific Open Tennis Tournament
官方网站:
www.toray-ppo.co.jp/web/pc/english/outline/
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女子网球公开赛,自1984年开始的泛太平洋公开赛,以其高额的奖金,吸引了几乎所有的女子网球高手前去参赛。泛太平洋公开赛是属于WTA巡回赛中的1级赛10站中的一站,也是第1站比赛。其重要性仅次于4大满贯和年终总决赛。参赛球员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奖金还能可观的WTA积分。经过21年的发展,比赛的总奖金也由最初的30万美金提升到现在的130万美金。比赛时间几经变动,最后固定在每年1月末进行。比赛地点除1993年在横滨外,其他时间都在首都东京。
其中瑞士名将辛吉斯与美国好手达文波特在这项比赛曾4次夺冠,在参赛选手中居第1位。德国的格拉夫与阿根廷美女萨巴蒂尼均获得过3次泛太平洋公开赛女单冠军。2005年的冠军则被俄罗斯小将莎拉波娃赢得。
单打 双打
2005 莎拉波娃 胡萨诺娃/利霍夫彩娃
2004 达文波特 布莱克/斯塔柏斯
2003 达文波特 波维娜/斯塔柏斯
2002 辛吉斯 雷蒙德/斯塔柏斯
2001 达文波特 雷蒙德/斯塔柏斯
2000 辛吉斯 辛吉斯/皮尔斯
1999 辛吉斯 达文波特/兹维列娃
1998 达文波特 辛吉斯/鲁西奇
1997 辛吉斯 达文波特/兹维列娃
1996 马约莉 费尔南德斯/兹维列娃
1995 伊达公子 费尔南德斯/兹维列娃
1994 格拉芙 施瑞文/斯米莉
1993 纳芙拉蒂诺娃 纳芙拉蒂诺娃/苏科娃
1992 萨芭蒂妮 桑切斯/苏科娃
1991 萨芭蒂妮 朱尔丹/斯米莉
1990 格拉芙 费尔南德斯/斯米莉
2 Pacific Life Open
官方网站:
www.pacificlifeopen.com/en/
太平洋生活杯是仅次于四大满贯的网球赛事,而有西部大满贯的美誉。比赛在美国的印地安维尔斯网球花园举行,时间长达两周。女子比赛从1990年才开始进行,1997年成为WTA一级赛事。有包括格拉芙 ,塞莱斯 , 达文波特,辛吉斯,小威,汉图楚娃,克里斯特尔斯,海宁等多名女子网坛的顶尖高手在这里封后。2005年的比赛将在3月7日到20日进行。
各年度冠军如下:
单打 双打
2004 海宁 苏亚雷兹/帕斯奎尔
2003 克里斯特尔斯 达文波特/雷蒙德
2002 汉图楚娃 雷蒙德/斯塔柏斯
2001 塞·威廉姆斯 阿兰德/杉山爱
2000 达文波特 达文波特/莫拉尤
1999 塞·威廉姆斯 辛吉斯/库尔尼科娃
1998 辛吉斯 达文波特/兹维列娃
1997 达文波特 达文波特/兹维列娃
1996 格拉芙 鲁宾/斯楚尔斯
1995 费尔南德斯 达文波特/雷蒙德
1994 格拉芙 达文波特/雷蒙德
1993 费尔南德斯 斯塔柏斯/苏科娃
1992 塞莱斯 吉尔斯/拉赫
1991 —— ——
1990 纳芙拉蒂诺娃 诺沃特娜/苏科娃
3 Nasdaq-100 Open
官方网站:
www.NASDAQ-100Open.com
NASDAQ-100 公开赛开始于1985年,到今年已经走过了20年的时间。该项比赛与太平洋生活杯相似,属于同时进行男女比赛。比赛在美国佛罗里达洲迈阿密的Crandon Park举行。这里从1987年成为比赛的主赛场,共有12块场地进行比赛,外加6块练习场地。女子比赛有小威,大威,辛吉斯,格拉夫,桑切斯,塞莱斯,萨巴蒂尼,埃夫特,纳夫拉蒂诺娃等网坛宿将在这里先后称霸。
近年冠军
2004 小威 美国
2003 小威 美国
2002 小威 美国
2001 大威 美国
2000 辛吉斯 瑞士
1999 大威 美国
1998 大威 美国
1997 辛吉斯 瑞士
1996 格拉夫 德国
1995 格拉夫 德国
1994 格拉夫 德国
1993 桑切斯 西班牙
1992 桑切斯 西班牙
1991 塞莱斯 美国
1990 塞莱斯 美国
1989 萨巴蒂尼 阿根廷
1988 格拉夫 德国
1987 格拉夫 德国
1986 埃夫特 美国
1985 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
4 Family Circle Cup
官方网站
www.familycirclecup.com/
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举行的家庭生活杯始于1973年,到今天已经走过32年春秋了,可以说是巡回赛中资历比较老的了,同时它也是全年仅有的两站绿土比赛之一,另一站比赛就是艾米莉岛上举行的博士伦杯。
1973年著名的《家庭生活周刊》出资10万美元在南卡希而顿举行了一站女子网球巡回赛从而第一届家庭生活杯诞生,这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总奖金达到10万美元的比赛!可能是赛事组织的原因当时在网坛如日中天的Navratilova和Evert都未参加比赛,但是从第二届开始,女子网坛的顶尖高手悉数参赛,红土女皇Evert开始统治本项赛事,从74-78年连续5年获得生活圈杯,次后她又三次封后成为本项比赛最出色的选手。 相继在这里登顶的都是这30年来最出色的选手:包括Navratilova(4次),Graf(4次),Hingis(2次),austin(2次)等,近年来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比赛:97年Hingis在决赛中大战两个半小时战胜Seles,Seles决胜盘5-3领先时被Hingis破发成功并在抢7中失利。本项比赛也是Seles职业生涯中唯一没有获得过冠军的重要的土场比赛也成为她的遗憾之一。2003年不可一世的小威在决赛中被海宁击败终结了22连胜,海宁从此突破瓶颈,极大地增强了信心。
走过30年风雨的家庭生活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巡回赛之一,它是全年女子10站一级比赛的第四站,同时也是第一站土场大师赛。
家庭生活杯冠军榜
2004 大威 (美国) def.马丁内兹(西班牙) 2-6 6-2 6-1
2003 海宁 (比利时) def. 小威 (美国) 6-3 6-4
2002 马尤利(克罗地亚) def. 施奈德 (瑞士) 7-6(5) 6-4
2001 卡普里亚蒂 (美国) def. 辛吉斯 (瑞士) 6-0 4-6 6-4
2000 皮尔斯(法国) def. 桑切斯(西班牙) 6-1 6-0
1999 辛吉斯 (瑞士) def. 库尔尼科娃(俄罗斯) 6-4 6-3
1998 科泽尔 (南非) def. 斯皮尔莱亚 (罗马尼亚) 6-3 6-4
1997 辛吉斯 (瑞士) def. 塞莱斯(美国) 3-6 6-3 7-6(5)
1996桑切斯(西班牙) def. 芭芭拉(奥地利) 6-2 2-6 6-2
1995马丁内兹(西班牙) def. 马列娃(保加利亚) 6-1 6-1
1994马丁内兹(西班牙) def. 纳塔莎 (保加利亚) 6-4 6-0
1993 格拉夫 (德国) def. 桑切斯(西班牙)7-6(8) 6-1
1992 萨巴蒂尼(阿根廷) def. 马丁内兹(西班牙) 6-1 6-4
1991萨巴蒂尼(阿根廷)def. 雷拉 (GEO) 6-1 6-1
1990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 def. 卡普里亚蒂 (美国) 6-2 6-4
1989格拉夫 (德国) def. 纳塔莎 (保加利亚) 6-1 6-1
1988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 def萨巴蒂尼(阿根廷)6-1 4-6 6-4
1987格拉夫 (德国) def. 马列娃(瑞士) 6-2 4-6 6-3
1986格拉夫 (德国) def. 埃夫特 (美国) 6-4 7-5
1985埃夫特 (美国) def. 萨巴蒂尼(阿根廷)6-4 6-0
1984埃夫特 (美国) def. 克劳迪亚(GER) 6-2 6-3
1983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 def. 奥斯汀 (美国) 5-7 6-1 6-0
1982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 def. 安德瑞 (美国) 6-4 6-2
1981埃夫特 (美国) def. 斯莱夫(美国) 6-3 6-2
1980奥斯汀 (美国) def. 瑞吉娜(TCH) 3-6 6-1 6-0
1979奥斯汀 (美国) def. 雷德 (澳大利亚) 7-6(3) 7-6(7)
1978埃夫特 (美国) def. 雷德 (澳大利亚) 6-2 6-0
1977埃夫特 (美国) def. 比利 简 金(美国) 6-0 6-1
1976埃夫特 (美国) def. 雷德 (澳大利亚) 6-2 6-2
1975埃夫特 (美国) def. 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7-5 6-4
1974埃夫特 (美国) def. 雷德(澳大利亚) 6-1 6-3
1973 Rosie Casals (美国) def. 南希(美国) 3-6 6-1 7-5
5 German Ladies
官方网站
www.content.german-open.org/
德国网球公开赛是每年春季在德国首都柏林西南部的格吕内瓦尔德举行的红土赛事,2004年总奖金为130万美元。比赛分为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两项。东道主名将格拉夫创下了9次获得德国公开赛女单冠军的惊人记录,瑞士的辛吉斯,比利时的海宁,法国的毛瑞斯莫,西班牙的桑切斯,马丁内兹,美国的塞莱斯等好手也曾获得德国公开赛女单冠军。随着德国网球名将格拉夫的退役,德国女子网球一蹶不振,德国公开赛也陷入面临停办的尴尬.在德国网球协会以600万欧元的价格将德国女子网球公开赛主办权转让给卡塔尔后,这项国际网坛的传统赛事今年5月仍将继续在柏林的格拉夫体育场举行。为了体现赛事主办权已被卡塔尔所拥有,这项赛事将被命名为“卡塔尔女子网球德国公开赛”。
Past Champions
2004 毛瑞斯莫(法国) def. 大威(美国) w/o
2003 海宁 (比利时) def. 克里斯特尔斯 (比利时) 6-4 4-6 7-5
2002 海宁 (比利时) def. 小威(美国) 6-2 1-6 7-6(5)
2001 毛瑞斯莫(法国) def. 卡普里亚蒂(美国) 6-4 2-6 6-3
2000 马丁内兹 (西班牙) def. 科泽尔 (南非) 6-1 6-2
1999 辛吉斯(瑞士) def. 多库奇斯 (法国) 6-0 6-1
1998 马丁内兹 (西班牙) def. 毛瑞斯莫(法国) 6-4 6-4
1997 费尔南德斯 (美国) def. 皮尔斯 (法国) 6-2 3-6 6-2
1996 格拉夫(德国) def. 卡瑞娜(斯洛伐克) 4-6 6-2 7-5
1995 桑切斯(西班牙) def. 马列娃 (保加利亚) 6-4 6-1
1994 格拉夫(德国) def. 布恩达 (荷兰) 7-6(6) 6-4
1993 格拉夫(德国) def. 萨巴蒂尼 (阿根廷) 7-6(3) 2-6 6-4
1992 格拉夫(德国) def. 桑切斯 (西班牙) 4-6 7-5 6-2
1991 格拉夫(德国) def. 桑切斯 (西班牙) 6-3 4-6 7-6
1990 塞莱斯 (美国) def. 格拉夫(德国) 6-4 6-3
1989 格拉夫(德国) def. 萨巴蒂尼 (阿根廷) 6-3 6-1
1988 格拉夫(德国) def. 苏科娃 (捷克) 6-3 6-2
1987 格拉夫(德国) def. 克劳迪亚(德国) 6-2 6-3
1986 格拉夫(德国) def. 纳夫拉蒂诺娃(美国) 6-2 6-3
1985 埃夫特 (美国) def. 格拉夫(德国) 6-4 7-5
6 Masters, Rome
官方网站
www.telecomitaliamasters.federtennis.it/_masters/home.asp?LNG=EN
意大利女子网球赛也是一项红土赛事,与德国公开赛衔接,是法网开赛前重要的热身赛。比赛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同样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高手在这里展开激烈的角逐。西班牙老将马丁内兹曾在1993,1994,1995,1996年获得比赛冠军。阿根廷美女萨巴蒂尼则在1991,1992的比赛封后。美国的塞莱斯也在1990,2000年夺冠。法国的皮尔斯获得1997年比赛第一。
近年比赛冠军:
2004毛瑞斯莫 法国
2003 克里斯特尔斯 比利时
2002小威 美国
2001 多克奇 澳大利亚
2000塞莱斯 美国
1999大威 美国
1998 辛吉斯 瑞士
1997 皮尔斯 法国
1996马丁内兹 西班牙
1995马丁内兹 西班牙
1994马丁内兹 西班牙
1993马丁内兹 西班牙
1992萨巴蒂尼 阿根廷
1991萨巴蒂尼 阿根廷
1990塞莱斯 美国
7 Acura Classic
官方网站:
www.acuraclassic.com/
阿库拉精英赛也是一项历史较为悠久的比赛。1984年首届比赛奖金总额仅为5万美元,到2003年总奖金就提高到100万美元。比赛每年暑期在美国的加洲的Carlsbad举行,也是美网前的重要热身赛,也吸引了女子网坛的几乎所有好手前来参赛。2004美国的达文波特击败俄罗斯的米斯金娜获得冠军。2005年的比赛将在7月30日到8月7日进行。总奖金为130万美元。单打冠军将获得189,000美元的奖励,亚军也有96,000进账。双打冠军可获得57,000美元,亚军奖金为29,000美元。参加单打正选赛的有56名选手,资格赛有16名选手,双打有24对球员参加。今年参赛的名将有美国的达文波特,美国的大小威,俄罗斯的莎拉波娃,米斯金娜,戴门蒂娃,佩特诺娃,法国的毛瑞斯莫,日本的杉山爱。
近年冠军
2004 达文波特 美国
2003 海宁 比利时
2002 大威 美国
2001 大威 美国
2000 大威 美国
1999 辛吉斯 瑞士
1998达文波特 美国
1997辛吉斯 瑞士
1996 伊达公子
1995 马丁内兹 西班牙
1994 格拉夫 德国
1993 格拉夫 德国
1992 卡普里亚蒂 美国
1991卡普里亚蒂 美国
1990格拉夫 德国
1989格拉夫 德国
8 Rogers Cup
官方网站
www.rogerscup.com/english/default.asp
开始于1892年的加拿大公开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网球比赛之一,其历史仅次于温布尔顿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高额的奖金,悠久的历史,加拿大公开赛也被认为是世界最顶级网球赛事之一。
作为女子网球10大巡回赛的加拿大公开赛,总奖金为1325,000美元,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女子网球明星前来参赛。法国选手毛瑞斯莫在2004年的加拿大公开赛中获得她第2个加拿大公开赛冠军。埃夫特,纳夫拉蒂诺娃,格拉夫,塞莱斯,辛吉斯,桑切斯等网球名将都有在这里获胜的记录。加拿大公开赛每年轮流在多伦多,蒙特利尔举办。比赛多在暑期进行,是美网开赛前的重要热身赛。加拿大选手Faye Urban Mlacak是最近一位获得加拿大公开赛冠军的本土球手,她在1969年赢得女单,女双(与Vicki Berner合作)锦标。
近15年冠军
2004 毛瑞斯莫 法国
2003 海宁 比利时
2002 毛瑞斯莫 法国
2001 小威 美国
2000 辛吉斯 瑞士
1999 辛吉斯 瑞士
1998 塞莱斯 美国
1997 塞莱斯 美国
1996 塞莱斯 美国
1995 塞莱斯 美国
1994 桑切斯 西班牙
1993 格拉夫 德国
1992 桑切斯 西班牙
1991 卡普里亚蒂 美国
1990 格拉夫 德国
9 Kremlin Cup
官方网站:
www.kremlincup.ru/
克里姆林杯由瑞士商人Sasson Kakshouri.赞助,开始于1990年。女子比赛最早称为莫斯科女子网球公开赛,1996年更名为克里姆林杯。1996年比赛奖金为400.000美元。1997,1998年提升到926.000美元。现在的奖金为1.080.000美元,是WTA巡回赛的1级赛事。每年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选手参加本项比赛。瑞士的辛吉斯,法国的皮尔斯,捷克的诺沃特纳等好手都曾在这里夺冠。俄罗斯的米斯金娜则是第1个获得本项比赛冠军的本国选手,她在2003年的比赛中击败了法国名将毛瑞斯莫。2004年米斯金娜战胜对友戴门蒂娃成功卫冕。
近年比赛冠亚军选手:
1997:冠军 诺沃特纳 (捷克), 亚军 杉山爱(日本)
1998: 冠军 皮尔斯 (法国), 亚军 塞莱斯 (美国)
1999: 冠军 陶兹亚特 (法国), 亚军 谢特 (奥地利)
2000: 冠军 辛吉斯 (瑞士), 亚军 库尔尼科娃(俄罗斯)
2001: 冠军 多克奇 (澳大利亚), 亚军 戴门蒂娃(俄罗斯)
2002: 冠军 马列娃(保加利亚), 亚军 达文波特(美国)
2003: 冠军 米斯金娜(俄罗斯), 亚军 毛瑞斯莫 (法国)
2004: 冠军 米斯金娜(俄罗斯), 亚军 戴门蒂娃(俄罗斯)
10 Swisscom Challenge
官方网站
www.swisscom-challenge.com/
1984美国选手加里森在击败德国克劳迪亚后,赢得了第1届瑞士挑战赛女单冠军。当时比赛还被称为欧洲室内网球赛。首届比赛的奖金就达到了15万美元。参加比赛有当时世界排名第4的哈拉,世界排名第6的马列娃,第8的加里森和第9的克劳迪亚.
1986年德国网球女皇格拉夫首次现身苏黎世就夺得了冠军。此后的1987,1989,1991,1992年她也赢得锦标。6次参赛都保持了不败,1989,1991年夺冠更是未失1局。
1988年 BMW公司赞助比赛,又改名为BMW欧洲室内网球赛一直到1992年。奖金数额也增加到200,000.美元。
1992年决赛格拉夫在2-6先失一局,第2局2-4落后的情况下,奋力反击,最后以2-6 7-57-5.击败美国老将纳夫拉蒂诺娃。
1993比赛更名为Barilla室内赛,比赛奖金提升到750,00 0美元,成为奖金最高的WTA巡回赛。东道主选手马列娃击败美国的纳夫拉蒂诺娃夺得冠军,也成为首个获得该项比赛冠军的本土球员。
1994年瑞士选手辛吉斯首次参加这项比赛,她在第2轮0:2输给了法国选手皮尔斯。
1996年捷克选手诺沃特娜6-2 6-2击败辛吉斯摘得桂冠。比赛奖金到达926,250美元。
1997年美国选手达文波特在这里获得她第1个瑞士挑战赛冠军。
1998年达文波特击败同胞大威成功卫冕。比赛又更名为瑞士电信赛。
1999年美国的大威6-3 6-4击败1号种子瑞士的辛吉斯获得冠军。
2000年辛吉斯6-4 4-6 7-5战胜达文波特,首次在家乡获得冠军,也结束了后者在瑞士的不败记录。
2001年达文波特击败多克奇第3次获得冠军。
2002年瑞士选手施奈德6-7 (5) 7-6 (8) 6-3战胜美国的达文波特,成为第3个获得瑞士挑战赛的东道主选手。
2003年比利时好手海宁6:0 6:4击败多克奇,成功问鼎冠军奖杯。
2004年澳大利亚选手莫里克爆冷挫败了俄罗斯的温网女单冠军莎拉波娃夺得第一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卡普里亚蒂”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