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服饰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更多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汉代服饰独具特色,不仅能促进现代发展,还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提供的精彩分享。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沿袭四千多年。冕服是汉服的根源,也最能体现绝地天通的华夏信仰,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仅象征天之大数十二,也分别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别代表了汉服的两种基础服制一衣裳制和深衣制。清朝的服饰:中国古代,除了清装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汉人所穿的服装,不论样式、地域、融合、分化、发展,都可称为汉服,而现代古戏装,除清戏装以外,虽然与古代有所区别,是依照传统风格合理改制而来,所以严格来讲也不可以称为汉服。而汉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将其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满装、洋装、现代装区分开的,现在这种汉服,又多被称为古装(清装除外)。清朝的服饰,向前追溯,来源于满族的服饰,向后观察,也非汉服传统。所以虽然是汉人所穿,但不符合汉族传统服饰的传统性要素,所以不能划入汉服范畴;而汉人现在所穿的服装,其源流主要是来自西方,唐装、马褂、旗袍等主要源流来自满族的传统服装,所以不能称为:汉族的传统服装。即要分清,一个汉族人所穿的服装和汉民族整体的传统服装之间的区别。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1、交领右衽:领口左右相交,象征地道方正。所谓右衽就是让左衣领盖住部份右衣领,这样左衣领的边缘看起来就向右下倾斜,衣襟看起来很象一个小写的y字。2、无扣结缨:...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现在的汉服运动主流就已经是明制为主、宋制为辅、其他时代点缀这样的一个状况(有文物能复原的衣服的状况就是如此),而说到体系...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

汉民族服装基本特点

汉民族服装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中国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

汉民族服装基本特点是

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它与西服大不相同,...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拓展阅读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汉代服饰独具特色,不仅能促进现代发展,还能激发民族自豪感?

服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它不仅能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同时也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同时服饰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远远大于服饰本身,中华五千年的服饰文化历史。

是对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汉代是服饰制度趋于完善并正式确立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汉服的历史,发掘汉服的文化内涵,不仅能促进我们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更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服饰的来源

汉服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蒙昧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人类的祖先猿人,巢居洞穴,赤裸身体,以果实的根茎作为食物,当他们面对自然界的冰川雪冻和野兽侵袭时,便用树皮、兽皮和树叶来遮盖身体,保护自己,这些遮蔽物被称为人类服饰的启蒙,是历史上最早的服装。

到了远古蒙昧时代,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意识日益增强,通过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逐渐掌握了用石砧打制石器的方法,就出现了各种骨角器具,骨针,人们开始利用各种工具从事农业和畜牧,营造房屋、男子外出打猎、打制石器,女子采集、养蚕缫丝、编织麻葛、穿制简单的衣物,“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以也。”《礼记·礼运》中记载道: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世圣贤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说明了先民们早期用麻的织物取代了羽皮,而后又有考古证实,1926 年在山西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枚被人工割断的蚕壳,经鉴定为蚕茧,这些文献证实了那一时期已有了养蚕缫丝技术,人们已经可以用蚕丝纺线织布,这些纺织纤维的出现,揭开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服装发展历程。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二、影响服饰发展的因素

1. 先秦服饰的影响

先秦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所以服饰也只是单纯的体现了生理和直观的审美功能,人们的穿着在当时都较为朴素,达官贵人也不例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周代,服饰在伦理功能上有了很大的体现。可以说先秦服饰及其伦理文化秉承于周代,所以周代的服饰及其伦理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世服饰及其伦理文化的发展。在周代,各项技术都大为提高,物质的丰富使得礼乐文明得到空前的发展,相应的各种制度也在逐渐完善。

在西周时期制定了礼乐制度,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以此来说明礼乐制度的必要性。其中“礼”对社会规范及身份等级进行了划分,于是等级分明的社会开始形成,相应的作为外在表现的服饰也在发生着变化。如礼会出现了专门为贵族生产服饰的作坊,等级的分化使贵族男女的服饰由原来的朴素提升到了一个较为华丽的阶段,服饰从单纯的生理和审美中显现出其标识人们社会身份等级的伦理文化功能。礼乐制度在这里成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有力条件。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随后随着时间推移,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动荡,原来的礼乐制度受到了冲击,于是“礼乐崩坏”的时代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礼乐崩坏”,形成了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局面,于是服饰伦理也随之受到了影响。由于思想文化的百花争鸣,这一时期的服饰伦理基本上没有较为系统的规定,各家思想学派都以自家理论为观点对服饰伦理加以说明。如墨家提倡节俭,要求“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一切以节俭为主。所以说这时期的服饰伦理基本没有定性而形成了多种思想共存的混乱局面。直到秦统一六国,制定出各种制度,服饰制度更加完善,服饰才又走向统一。

2. 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

汉代早期的社会等级制度基本上是对先秦时期的沿袭,但是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儒家思想在汉代社会中占据了主流成为了汉代社会的统治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的各个思想融入到了整个汉代社会中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所以在汉代社会中到处充斥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提倡等级分明,上下不可逾越,于是汉代统治阶级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认为等级分明的社会结构是巩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汉代社会等级制度其实就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身和维持社会稳定的一种统治手段。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汉代社会存在许多的阶级,组成阶级的就是属性相同的一群人,在《汉代社会结构》中就有“社会上存在着约定俗成的价值标准,以这些价值标准为基础,整个社会形成了一套等级秩序,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被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衡量,并且在这秩序中有相应的位置。”那我们按照此种说法,就可以把汉代社会从上而下的分为皇室、贵族、官僚、平民和奴婢这几个大的社会等级阶层,这些阶层每个都有不同于其它阶层的制度,每一个等级的人的穿着打扮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根据社会身份地位的不同对每个阶层服饰的要求标准也不尽相同。

3.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随着“三纲五常”的政治体系被逐渐的大众化,汉代“敬君、忠君”的政治伦理思想也被大大地提倡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君为臣纲作为三纲之首,自然在汉代君权更知的强化,所以对君王敬和忠的政治伦理思想愈加的明显和普遍。早在《说文》中就有“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从中。”也就是说忠是从内心所散发出来的敬爱之情,那么在政治体系中就是人臣要忠君敬上,竭心尽力。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汉代由于敬、忠思想的普遍化,人臣在见到君主时都要毕恭毕敬,不论君主还是王公大臣们在穿裘皮衣服时,都要在外面加上一层罩衣,但面见君主时必须将罩衣解开,露出里面的裘皮,显示文饰以此来表达对君主的尊敬。

在看君主时,目光要稍微的低于面部,上不能超过衣服交领的交叠处,下不能过腰带。如果视线在面部以上就会显得傲慢,腰带以下就会显得忧虑。在这里,服饰成为了敬君表现的一个标尺,是对君主政治的敬的最佳表现,如有不到位的地方便是失礼,就是对君主的大不敬。龙袍是君主的专利,下属王公大臣均不可穿着,只有在获准后才勉强可以着蟒袍,所以对于君主以下阶层来说龙袍就是禁服。不仅身上不可穿龙,其颜色也不可以用,龙袍能成为禁服一方面君主本身身份权力的象征,另一方面就是人臣对君主的忠,对君主的忠要求各个阶层服从君主命令,不可逾越,否则就是不忠,不仅是不忠,还是以下犯上的死罪。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由此可知,汉代在敬、忠政治伦理思想的影响下,服饰伦理文化有了更为精确的功能意义,服饰除了区分阶级等级,更为精准的成为了一个粽只,这个标尺使君主与下层阶级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和稳定,如果下层逾越了这个标尺就是对君主的大逆不道,对君主的不忠不敬,所以服饰伦理在政治伦理生活中的重要性一目了然,不可忽视。

三、汉代服饰的种类

1.文吏服饰:雄浑壮丽

文吏政治生活所穿的服饰与日常生活所穿的服饰是相分离的,一方面作为上层政治人物,必须要遵循礼仪规范和伦理道德的约束,接受礼乐服饰的制约;另一方面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人,又注重个人的感官享受,因此服饰会打破礼仪的规范,更多强调服饰的舒适性和个性化。这两方面会相互制约和影响,汉代人对感性生活的享受使得服饰逐渐向实用性和舒适性方向发展,但是又并未完全脱离礼制的制约,因此服饰又带有某种仪式化的成分。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尤其是在东汉晚期,服饰制度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追求服饰的侈丽美饰。蔡邕在《女诫》中提到:红紫不以为亵服,湘绿不以为上服。缯贵厚而色尚深,为其坚韧也。而今之务在侈丽,志好美饰,帛必薄细,采必轻浅。或一朝之晏,再三易衣,从床移坐,不因故服。不管是政治生活还是日常生活,汉代文吏服饰都表现出雄浑壮丽的审美形态。

政治生活中,黑色是文吏冠服的基调,汉文帝曾“身衣弋绨”《汉书·张汤传》记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从汉代文吏的生活来看,朝服和便服都为襌衣和袍。关于襌衣,《释名》;“襌衣,言无里也。”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襌衣是很薄的一层,里面并无内衬,也可以称为单衣。以衣襟作为划分,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曲裾襌衣,开襟从领曲斜至腋下。西汉臣子江充“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冠襌繼步摇冠,飞翮之缨。”江充身穿觳纱襌衣,头戴禅耀步摇冠,以鸟羽为缨,魁梧的身材加上华丽的服饰,无不显示出壮丽的审美风尚。曲裾襌衣本是汉代人日常的穿着,经汉武帝允许后,成为拜见皇帝的朝服,并逐渐成为风尚;另一种是直裾襌衣,即檐榆,开襟从领向下垂,直至下摆。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汉书·隽不疑传》记载:“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衣黄檐”,《汉书·何并传》记载:“行数十里,林卿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被其檐自代,乘车从童骑”,颜注檐为直裾襌衣。西汉时期虽然出现了檐,在当时并不是正式的朝服,《史记·魏齐武安侯列传》记载:“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檐入宫,不敬。”檐在东汉时期已经非常流行,不仅是常服,也可以作为觐见的朝服,如《东观汉纪》记载:“王阜为益州太守,大将军窦宪贵盛,以绛罽檐与阜,阜不受。”耿纯“率宗族宾客三千余人,皆衣缣檐、绛巾,奉迎上于费。”比曲裾更为宽大,呈现的是汉代人雄浑的气魄,到了东汉时期可以发现服色已经不仅是黑色,既有黄色也有绛色等,可见生活中汉代文吏服色日渐华美

2.军戎服饰:恢弘雄丽

汉代军戎服饰的生活形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战场生活中的甲胄,有时候甲胄也会出现在重要的典礼上,成为政治生活中的服饰穿着;另一类是将士在军营陈寿:《三国志》和日常生活中所穿的常服。无论是战场生活的甲胄,还是日常生活的常服,都体现出汉代军戎服饰恢弘雄丽的审美形态。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从汉代武俑的服饰色调来看,服饰色彩以红色为主色调,这一点不同于汉代文吏服饰的色调,汉代文吏服饰更注重威仪沉稳的审美形态,军人将士的服饰以雄丽恢弘为主《论衡·商虫篇》记载:“夫头赤则谓武吏”,东汉时期的光武帝穿绛衣作为将军服,《后汉书·法雄传》记载:永初三年,海贼张波路等三千余人皆自称将军,冠赤帻,服绛衣,《后汉书·百官志四》记载:“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缇骑二百人。”其中赤、绛、缇都属于红色,可见汉代武俑实物与历史记载一致。

将士军营和日常生活中的常服是襌衣和袴《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武鸀冠,纱觳单衣。虎贲将虎文袴,白虎文剑佩刀。虎贲武骑皆冠,虎纹单衣。”东汉时期的中阳侯鲍永“常衣早檐”。武士一般会穿大袴,山东沂南汉墓石刻画像中的佩剑武士上身穿大袖衣的曲裾袍,下着大口袴,西汉空心砖上也出现了短衣与大袴的武士形象。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商人服饰:豪奢富丽

商人服饰的记载并不详细,只有部分材料散见于更料中,从为数不多的史料中依然能看出他们服饰生活形态的豪奢富丽。汉代商人的生活无比奢侈,《汉书·贾谊列传》记载:“白縠之表,薄纨之里,以偏诸,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

由于他们生活的富裕,民间曾流传这样的谚语:“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经商是贫困者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倘若作仅以农为本,如果再遇上天灾,有时候贫困者都无法解决温饱问题,但是经商不一样,商人们在四通八达、水路运较好的城市中,一年之内可以销售帛、丝絮、捆布三万斤,采缎千匹,粗布、皮革千石,狐皮衣、貂皮衣千件,羔羊皮千石,倘若是贪心的商人,厚利滞销,则会从中赚取利益的十分之三,如果是廉贾,薄利多销,也能获利不少,他们的收入完全可以与千户侯相比。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庶民服饰:质朴自然

汉俑和画像石中的庶民多出现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为了解汉代庶民阶层的服饰形象和生活状态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汉俑、画像石和史料,研究发现庶民服饰审美的生活形态为朴拙自然。汉代上层达官显贵者的服饰穿着多显示出宽博、雄浑、瑰丽的气魄,庶民开阶层的服饰形制则偏瘦小,趋向于合体、便身,注重服饰的实用性,整体而言服饰更为朴拙

对于下层人民而言,普遍的衣着是用毛、麻织的粗布裁剪成短袍,也称作褐衣《后汉书·王望传》中王望“为作褐衣”其注曰:楚人谓袍为短褐。这里的短通短,为短褐,也是庶民之服。《后汉书·张衡列传》记载:“士或解袒褐而袭黼黻”,贾谊《过秦下》记载:“夫寒者利褐而饥者甘糟糠”,《汉书·叙传》记载:“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褐之亵,儋石之畜”。到了冬天,庶民多在袍子里加棉絮,《论语》中曾说“衣弊温袍”,《后汉书·桓》汉代庶民服饰整体厚重且不注重细节,增加了服饰朴拙自然的审美意味。

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庶民服饰简单质朴,甚至只是将幅布简单地包裹在身上,无论是汉画像石还是汉俑,我们都能感受到劳动者的生气和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会看到头戴小帽,衣短襦,持簸箕的劳动者形象;会看到赤裸上身,只穿短裤的屠夫形象;会看到身穿犊鼻裤,整齐划一仿佛喊着劳动号子的播种者形象;会看到身穿短袍手拿鱼叉的捕鱼者形象;会看到椎髻,身穿短衣短袴的酤酒者形象;会看到挽起大袖在容器旁忙碌操作的酿酒者形象。田间劳作,播种插秧,厨房忙碌,酿酒买酒,捕鱼弋射,采莲射猎等生活场景无不真实的传达出庶民对生活的热爱,这些场景真实再现了庶民服饰质朴自然的审美形悉。简单而又不尚文饰的庶民服饰,体现出大汉的朝气,这种由庶民服饰所塑造的审美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拟的。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它既是中国服装史上一个黄金的年代,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代,汉代的服饰作为服装史上璀璨的一页至今仍是重要的存在。纵观中国整个社会民族的发展,自汉代以后,汉代服饰以其端注、大气的样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成为了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由此可见汉代服饰在中国服饰文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中国服饰史》、《秦汉时》、《资治通鉴》、《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

《后汉书》、《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以上就是关于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汉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