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服饰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

现代人可以在服饰上自由彰显自己的个性,但在古代想做到这点就比较难了。古时候,每个朝代都会建立一套自己的服饰规定,而且要让这种规定深入人心,主要是为了维持礼教。但...

现代人可以在服饰上自由彰显自己的个性,但在古代想做到这点就比较难了。古时候,每个朝代都会建立一套自己的服饰规定,而且要让...更多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古代服饰等级,一针一线“权力的游戏”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提供的精彩分享。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可以在服饰上自由彰显自己的个性,但在古代想做到这点就比较难了。古时候,每个朝代都会建立一套自己的服饰规定,而且要让这种规定深入人心,主要是为了维持礼教。但是,每当一个朝代呈衰弱之际时,百姓对于服饰就会有自己的追求,从而放弃传统服饰,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这类人便被称为妖服。而妖服的出现也证明这个朝代可能面临危险。古人相信服饰能够改变国运,所以对全国百姓的穿着有着统一的规定,但其中还是会出现标新立异的人,这点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不会改变。今天我们看待穿衣,追求舒适美观,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可是对于古代人来说,穿衣打扮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它关乎国家体制、世道人心。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展示自己的新气象,在建国定都的同时,都会谨慎地制定服制,并要求天下臣民一体遵从,以显示相应的身份、地位。谁要是敢随意改变,那就好比是把天捅了个窟窿。对于那些改变服饰的潮人,或者新款式的服饰,古代人称之为服妖。由于爱美之心乃人之天性,所以从秦汉时 始,服妖就出现了无数次。致力于维护统治秩序的文人士大夫常常被气得半死。古人为什么对服妖高度警惕?《尚书大传》给了一段教科书式的解释: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厥罚恒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汉书》则把服制和风俗扯上关系,它对服妖的解释是:风俗狂慢,变节易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因此,你扎什么样的头发,穿什么样的衣服,就不单单是美不美、帅不帅的事了,而是关乎体制、风俗人心与国家命运了。关于服妖的界定,古人可是充分发挥了一把想象力。有所创新的鞋帽,自然而然地被归在服妖之列。汉昭帝刘弗陵当皇帝时,昌邑王刘贺好作仄注冠,并把它分赐给大臣、奴才们。后来,刘贺做了皇帝,但27天就被废黜;等他去世时,连后嗣都没有,结局那叫一个凄凉。当时的文人开始找原因,这哥们为什么这么倒霉呢?找了半天,大家归咎于刘贺行不顺,厥咎人奴冠。原来,都是帽子惹的祸。由于这仄注冠已经提前昭示了他的命运,所以被时人称作服妖。胡服,作为少数民族服装的统称,与中原汉族王朝的衣服可谓截然不同。因此,也无辜躺枪,被视为服妖。汉灵帝素来喜欢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结果上行下效,京城里的王公贵戚也开始跟风。由于当时汉朝国运衰颓,加上之后又有董卓拥胡兵入京,虏掠宫掖,发掘园陵,致使天下大乱。于是,胡物件与胡兵被时人联系在一起,称为服妖。还有一种情况,因为谐音的缘故,某些服饰被认为暗示不吉之兆,而视之为服妖。据《文献通考》记载,唐末,京中妇女梳发时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人称抛家髻;当时还崇尚以琉璃作钗。抛家、琉璃,谐音颠沛流离,是帝王播迁、社稷不稳的征兆。况且,唐末藩镇割据、战争频繁,皇帝动辄蒙尘出奔,于是抛家髻、琉璃钗被视为服妖。无论是仄注冠、胡服还是抛家髻、琉璃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都是对正统服制的一种创新,正因为有这些被称为服妖的奇装异服的存在,才使得我国服饰的历史缤纷多彩。服妖之说,是五行学说、谶纬学说以及天人感应思想相互杂糅的结果,它反映了古人们严肃、正统、注重规矩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服妖在特定时期的泛滥,其实也是时人对于国运担忧、恐惧心理的一种折射。

古代的服妖是什么意思,古代人穿衣服有什么讲究?

古代服妖文化的起源——统治者加强皇权的手段 以古人的观念来看,人们将山川河流来比喻人的长相,古人们认为和出自草木之类的就是妖,形容出自草木之类的服装有损礼仪之邦之名。而身着奇装异服的之辈,则称之为“服妖”。 服妖理论的...

“服妖”文化是什么?什么时候兴起的?

古代以自己意愿为主的穿衣服的行为叫服妖,意思就是会被定位奇装异服来对待,而且古代一但着装被定义为奇装异服,那就要接受官府的惩罚了。古代的奇装异服不光指衣服,包括首饰,妆面方面,而且穿一些有违礼制和风俗的衣...

明朝中后期出现服妖指的是什么现象呢?

服妖本意指服装怪异,亦指奇装异服。其深层意思是所穿的服装与常人不同,这也有违背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传统礼制观念,答当时的服妖文化钥表现为服饰上的多姿多样、喜新厌旧,男女服饰中性穿着,有悖于儒家思想中的男女有别...

明朝为什么出现大量服妖现象

其实关于服妖这个词,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字面的意思,服装上面穿着很奇怪的意思。现在而言的话,大家肯定都能看到大街上的人们穿着都是光鲜亮丽的,各种奇装异服。再这样的现代社会,自然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在古代就不一...

古代也有“服妖”文化,究竟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在古代服妖文化就是说人们穿的奇装异服,就叫做服妖,笼统的解释一下就是说一些穿着有违礼制和风俗时尚的奇怪衣服,称之为服妖,不仅是衣服,还有包括配饰和化妆等方面,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穿一些奇装异服是一件很平常...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拓展阅读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

古代服饰等级,一针一线“权力的游戏”

我们常常称自己为“华夏儿女”,在《左传》里面说得很明确,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所以我们一直以礼仪之邦,衣冠上国自居!服装,在重视封建伦理的古代,也被当做一种礼仪制度用于束缚和限制。按照古代的礼仪制度规定:人们必须穿戴和自己身份地位相符的服饰,若是不按规矩来,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在封建王朝,服装是一种很重要的统治工具!那么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执政者是如何利用服装一步步统治老百姓的。1.服装礼制的开端从周朝开始,就形成了完整的祭祀礼仪,这种礼仪最终演变成了对社会活动的约束,西周时期就从服饰的颜色来区分身份。正色才是君王应该穿的尊贵颜色,比方说:青、赤、白、黄、黑。受封建迷信禁锢思想的古人,若是君王着装色泽不纯,就会被视为一种不祥之兆。但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尤为偏爱紫色,俗话说:“红得发紫”,所以红色才是君王应该穿的正色,紫色颜色不纯,从礼教上讲很多人是反对这个颜色的。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

齐桓公和他的紫色盛装

可齐桓公作为一国之君,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是流行的风向标,他喜欢紫色,惹得满城黎民百姓争相效仿,导致后来齐国大街小巷都流行穿紫色,这是对周朝礼仪制度的一种挑战,所以孔子和孟子对这种违反礼仪制度的现象特别不满,多次提出批评,这些在当时可不是小事情。郑国就发生过一件事,堂堂国君儿子,因为违反礼制被杀头!郑文公有个儿子名叫——臧。平时特别喜欢古怪的衣装,有一年公子臧跟他父亲发生了一点矛盾,害怕被治罪逃往宋国,刚到宋国一切安好,可时间久了感觉无聊,就把奇装异服的嗜好重新捡回来,成天戴着“鹬冠”四处溜达。《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郑子华 之弟 子臧 出奔 宋 ,好聚鷸冠注:“鹬冠”指水鸟的毛发制成的一种帽子,是观测天象的人专用的,别人戴这种帽子就违反了礼仪制度所以公子臧的行为是一种恶行,郑文公听说之后气不打一处来,自觉颜面扫地,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叫人把儿子给杀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就因为穿衣戴帽这点小事,父亲把自己亲生儿子都给杀了,可见中国古代对服饰的等级制度管理的是相当严格。2.女皇武则天赐袍巩固皇权服饰作为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礼制束缚有利于统治者维稳,反而言之,统治的稳定性也在服饰上有所表现,穿衣打扮往往成为政治风向上的标志。当年武则天登基之初,就利用衣服打了一场心理战,在政治漩涡里很快速的扩大了自己的派系。据说女皇登基不久,就命令内务府做了一款袍子,上面绣着一些图案和铭文,专门赏赐给下面和自己政治立场一样的官员,谁要得到这件袍子,就说明是武则天的人。慢慢的在同一个朝堂上出现了新旧两种袍服,穿新袍的都是武则天的人,穿旧袍的更多是内心倾向于李唐王室的。没有人愿意跟自己的顶头上司明目张胆的作对,长此以往,大部分官员重新站队,用着装来表示对新王朝的忠诚。后来这些赏赐的袍服就发展成了朝堂上三品以上大元的官服,逐步的在上面刺绣着一些飞禽走兽,用于区分文武百官。所以衣冠禽兽这一成语问世之初是形容达官显贵的,不带有任何贬义,只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潮流的更替,慢慢的演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

武官走兽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

文官飞禽

3.服妖现世,王朝衰败伴随着千百年来王朝的更替,政权的转变,就会有新的服装制度出现 ,当一个王朝即将走向衰败的时候,统治不牢固了,人们就会打破制度,往往也会体现在人们的穿着打扮上,有个历史专有名词叫“服妖”,就是穿着奇装异服的妖怪。“服妖”的出现也预示着政权的瓦解和衰败。《汉书》中这样解释:“风俗狂慢, 变节易度, 则为剽轻奇怪之服, 故有服妖。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

服妖

明朝制定的服饰制度相当严苛,规定绫罗绸缎只有官员可以穿戴,老百姓用以素纱制衣,而商人地位更低只能用普通的绢布。到了明朝中叶的时候,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很快,人有钱了,愿意给自己多消费一点,另外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更大的刺激着人们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

服妖俑

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有个北方官员被派到南方做官,结果到了南方,看到大街上秀才的装束“红丝束发,浓妆艳抹,内衣外穿,男女不分”,这官员先是大吃一惊,暗道读书人此番打扮成何体统!接着便唉声叹气,自知国运不济,明朝“命不久矣”!所以明朝走向衰败恰好也是服饰突破束缚的过程,说明管理越严苛,反弹得就越厉害,反弹到一定程度了,服妖现世,统治即将土崩瓦解4.清朝暴力推行“剃发易服”政策清朝入关之后为了建立自身的统治,同时镇压其他反动势力,就要求人们按照清朝的民俗生活,发布剃发令和易服令,要求汉族的人们都必须剃发结辫,如果不愿意就会被杀,想在行为习惯上同化汉文化,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以剃发易服作为效忠清廷的标志。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时这一条例遭到汉族老百姓的强烈反对,民间反声四起,汉人与满清朝廷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当然,政权已经不在汉族手上,这些反抗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结果,很短暂,但是也不乏一些为了保全汉族礼制以命相搏的勇敢者。同时也更大的反映了老祖宗对于文化礼制的重视和尊敬。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

清朝发型发展过程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是清朝统治者为了更快的执行文化注入实施的强制措施,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迫使人们放弃之前的汉族文化,从而服从清朝的统治。除了削弱汉族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之外,也奠定了满族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基础,整体来说是进行政治统治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也稳定了清朝几百年的统治权。

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

清代官服

当今社会,服装已经不再是一种统治工具了,它可以满足人们对时尚的各种需求。但是穿着打扮作为一个国家的皮肤,依然是民族文化的浓缩。例如现在某某会议在我国举行的时候,来自世界的各大领导都会被安排几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给他们穿着出席。其实任何国家要想在世界上提高影响力,终极影响就是通过文化来实现的,所以在此呼吁广大网友多多支持中国传统的服装,应该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有一定帮助的!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妖服是什么意思(“服妖”文化是什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