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火却已消失了的品牌(有哪些曾经很火却已经消失的品牌)
曾经很火的品牌,如今已经沦为谈资。这些品牌的消失,既有市场变化的原因,也有品牌自身的缺陷。本文将介绍几个曾经很火却已经消失的品牌,探究它们消失的原因,以及可以从...
曾经很火却已消失了的品牌
曾经很火的品牌,如今已经沦为谈资。这些品牌的消失,既有市场变化的原因,也有品牌自身的缺陷。本文将介绍几个曾经很火却已经消失的品牌,探究它们消失的原因,以及可以从中汲取的教训。1、诺基亚NokiaNokia是一家芬兰的电信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在2000年代初,Nokia的市场份额达到了全球30%以上,这与它的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有关。然而,随着苹果和谷歌等公司的兴起,Nokia的市场份额迅速下滑。尽管Nokia在2011年与微软合作推出了Windows Phone,但Windows Phone并没有赢得用户的青睐,最终导致了Nokia的瓦解。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Nokia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的变化,没有及时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最终导致了它的衰落。企业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2、柯达KodakKodak是一家美国的摄影和影像设备制造商,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摄影公司。Kodak在20世纪初期首次推出了便携式相机,成功地实现了摄影设备的大众化。然而,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Kodak开始衰落。Kodak错过了数码相机的发展机会,没有及时适应市场变化,最终导致了它的破产。不适应市场变化是致命的。Kodak没有及时适应数码相机的发展,没有及时转型。企业要不断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满足市场的需求。3、雅芳雅芳是一家美容品牌,成立于1886年,早期以香水为主打产品。1986年,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随后迅速扩张。在20世纪90年代,雅芳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曾经是全球第一。但是,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雅芳的销售额开始下滑。此外,雅芳的产品定位也逐渐被其他更加专业的品牌所代替。最终,雅芳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额逐渐萎缩,直到退出市场。4、三洋三洋是一家日本电子公司,成立于1927年。三洋曾经是日本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销售额一度超过索尼。在中国市场上,三洋的电视、音响等产品曾经非常畅销。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三洋开始面临来自韩国和中国本土品牌的挑战。此外,三洋的产品定位也逐渐被认为与市场需求不符。最终,三洋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额逐渐下滑,最终退出市场。5、BlockbusterBlockbuster是一家美国的影视出租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影视出租公司。Blockbuster在20世纪90年代末,早已占领了美国市场的影视出租业务。然而,随着Netflix等在线视频服务公司的兴起,Blockbuster开始衰落。Blockbuster没有及时适应在线视频的发展,没有及时转型,最终导致了它的破产。转型是企业生存的关键。Blockbuster没有及时适应在线视频的兴起,没有及时转型。企业要不断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满足市场的需求。6、MySpaceMySpace是一家美国的社交网络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MySpace在2000年代中期,已经占据了全球社交网络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兴起,MySpace开始衰落。MySpace没有及时适应社交媒体的发展,没有及时转型,最终导致了它的破产。用户体验至关重要。MySpace没有及时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没有及时改善用户体验。企业要不断关注用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曾经很火的品牌,如今已经消失。这些品牌的消失,既有市场变化的原因,也有品牌自身的缺陷。企业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要不断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要不断关注用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这些教训,对于今天的企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有哪些你知道的曾经很火但已消失了的品牌?
乐百氏AD钙奶,1989年创立,曾经的全国乳酸奶第一品牌,最高年销售额达到十几亿元,也是许多九零后的童年饮料。当年的乐百氏的代言人还是黎明,但在2000年,乐百氏为了获得更大的突破,选择将92%的股权卖给了达能。原先的高管...
有哪些曾经很火却已经消失的品牌?
1. 大白兔奶糖 大白兔奶糖是中国著名奶糖品牌之一,1959年由上海大白兔食品有限公司创立。这款奶糖曾经风靡中国,尤其是在70年代和80年代。然而,在近几年,市场竞争加剧,加上产品问题以及管理层问题,导致大白兔奶糖面临很大...
曾经很火却已消失的品牌有哪些?
6、Nokia:在智能手机还未成为主流时,诺基亚曾经拥有全球最畅销的手机品牌,但它未能及时应对苹果和三星等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导致市场地位下滑,最终被微软收购。诺基亚曾是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之一。在过去的20 年里,人们...
曾经很火却已消失的品牌有哪些?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曾经很火却已消失的品牌,看看你还记得几个?首先是诺基亚。曾经,诺基亚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拥有着占据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诺基亚的市场地位逐渐被取代。尽管后来诺基亚...
哪些品牌是曾经很火却已消失了的?
以下是一些曾经很火却已消失了品牌:1. Kodak(柯达):Kodak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胶片和相机制造商之一,可以说是电影照相机领域的先驱,在20世纪下半叶曾经非常流行。然而,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Kodak未能及时抓住这个机会,错失...
曾经很火却已消失了的品牌拓展阅读
可惜了,那些曾经很火却已经消失了的手机品牌
这段时间,有个叫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
对于机哥这种臭搞机的来说。
每回看到这种话题,自然是习惯性地想到,曾经那些火过的手机品牌们。
瞄了眼网友们的讨论,被大伙提到比较多的,有乐视、酷派、金立等等。
有一说一,这几个品牌,虽然现在确实几乎销声匿迹。
但,要说到「消失」吧,其实倒不至于。
只是现在他们的主力业务,几乎都转变成了百元机 or 山寨机。
关于这几家的现状,机哥之前也都聊过。
曾经火过,但现在真正彻底留着青春回忆里的。
比较热乎的,有黑鲨、坚果、LG。
另外还有几个名字,是机哥在看到这个话题会很快想起的。
大可乐手机
先问个问题:
有多少机友,还记得「大可乐」这个手机品牌?
2012 年,北京云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创立大可乐品牌。
并于同年 11 月 5 日,发布初代大可乐手机。
众所周知,彼时由小米推出的「互联网手机」,已经风靡全国。
大可乐的出现,显然,也是想要利用这个风口。
产品定位上,大可乐除了要打性价比之外,还有匹配它 ID 的大尺寸。
5 英寸大屏,号称对标三星 Note 系列,处理器给了当时千元机热门的联发科 MT6577。
系统也很开放,可以选择自家的可乐 OS ,或者是和百度云 OS、乐蛙 OS 合作的 ROM。
而且还支持自由刷入 MIUI 等第三方系统,价格则是 999 元。
开放的系统选择,加上很高的性价比。
大可乐一代,很快就火了。
首批的 3 万台备货,仅仅 30 多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不过要说大可乐的巅峰,还得是 2014 年发布的大可乐 3。
它的外观,几乎是像素级模仿 iPhone 6。
索尼 IMX214 CMOS、联发科 MT6752 处理器放在当时,都是比较不错的配置。
甚至它还用上了,连 iPhone 6 都没吃上的蓝宝石玻璃面板。
系统的格局也很大。
支持 MIUI、ColorOS 等系统任选。
售价 1499 元,很香。
但最炸裂的,是它的售卖方式。
官方自定义为,自运营商手机、小米互联网模式之后的第三次手机革命。
具体的操作是,大可乐和京东联合搞了波众筹。
号称一次参与,往后每年都可以免费更换最新款的大可乐手机。
这么骚的操作,放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一万台大可乐 3,25 分钟就众筹结束。
但是,机哥的但是又来了。
古人言,步子一下迈太大,容易扯着 dan。。
大可乐 3 是大可乐做机生涯的巅峰时刻,同时也是它的「盖棺之作」。
在大可乐 3 众筹结束后没多久,它就陷入了延迟发货,以及质量问题频发的泥潭里。
很快,两年后的 2016 年,大可乐正式宣布因资金链断裂而关停手机业务。
至于,过去常常和大可乐一起被提到的「小辣椒手机」。
现在倒是还存在,只不过也和金立之流一样。
已经彻底沦为了一家山寨机厂商。
360 奇酷手机
机哥至今印象深刻,在 2015 年,有两家手机品牌横空出世。
其中一家,是贾老板的乐视。
而另一家,则是 360 和酷派联姻推出的「奇酷手机」。
那是红衣教主第二次入局手机行业,相比起第一次做的「 360 特供机」。
奇酷这个品牌一开始,确实做得有模有样的。
主打安全支持微信双开,第一代就有尊享版、旗舰版和青春版三个版本。
1199 元、1999 元、3599 元的售价,结合配置来看,也都挺有竞争力。
对于机哥个人来说,尤其喜欢当年那代尊享版的颜值。
全金属机身、超窄边框、纯平双摄...就做得很精致。
在几个月后的双 11 手机大战中,奇酷手机也一战成名。
总销量突破了 16 万台,仅次于小米、苹果、华为和魅族。
也因为这一战,「花旗小妹」成为了网友们心目中,接替「中华酷联」的新四强。
如果要让机哥用一句话,来形容奇酷这个品牌。
那「出道即巅峰」,应该最合适不过了。
很快打响名号的奇酷手机,没多久就陷入了 360 和酷派之间的纠葛,内部高管架构也多次调整。
短短一年不到,奇酷这个品牌就直接被放弃,改名 360 手机。
到了 2019 年,360 手机业务就全面暂停。
虽然近两年,360 又捡起了学生手机这个品类。
但,曾经的奇酷,应该是再也回不来了。
IUNI 手机
说起「昙花一现」的手机品牌,金立曾经的互联网子品牌——IUNI。
也是机哥脑海里,很快会想到的答案。
和它现在还热衷于做山寨机的金立爸爸不同,IUNI,早就凉透了。
IUNI 成立于 2013 年,互联网品牌嘛,懂的都懂。
基本都是来对标小米的。
在那个塑料机身横行的年代,第一代售价 1799 元的 IUNI U2,就用上了全金属机身。
唯一的问题是,在那个 4G 开始普及的时间点,这手机只支持 3G。。
好在过了几个月后,IUNI 就推出了迭代的 IUNI U3。
补齐了网络的短板,还搞了个 2000 元内唯一的 2K 屏。
加上骁龙 801、1300 万 OIS 相机等配置。
妥妥的是价格屠夫。
虽然是小众品牌,但按照这个路线发展下去,感觉 IUNI 应该是能干出点成绩的。
可惜很急的金立,没有给它这样的机会。
在 U3 之后,IUNI 又在放弃了性价比,搞起了女性手机和「简·纯·白」手机。
结果,当然是一个都没试成。
最终在仅成立 3 年后,IUNI 这个品牌就遭到放弃。
ZUK 手机
同样是传统大厂的子品牌。
当年联想旗下的 ZUK 手机,它的命运,也和 IUNI 有点像。
2015 年初立项,由「碰瓷王」常程掌舵,定位是面向学生群里的互联网手机品牌。
之后推出的 ZUK Z1、Z2、Z2 Pro、Z2 Edge,也都是主打性价比的。
以 15 年的 Z1 为例。
1799 元的价格,给了骁龙 801 处理器、实体指纹、1300 万相机等配置。
整体竞争力还是不错滴。
但作为一个新品牌,ZUK 前期的产品却在发售后,不断传出产品质量以及系统卡顿的问题。。
甚至网友还给 ZUK 起了个形象的外号。
就叫——「渣又卡」。
最终在 2017 年,ZUK 就走完了它短暂的一生。
彼时的 ZUK,其实也像极了此时的拯救者电竞手机。
话说回来,如果机友们有观察,那应该会发现。
以上机哥提到的这几个手机品牌,撤出市场的时间,基本都集中在 2016 往后这两年里。
包括 19 年才关停的 360 手机,实际上,也是在 18 年就已经解散了相关团队。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
除了自身的一些因素之外,影响更大的,是外部的市场竞争。
众所周知,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在 2010 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
但这样的情况,到了 2016 年开始迎来转折。
市场趋于饱和,增量竞争变成了存量竞争,华米 OV 的四强格局也逐渐形成。
那这时候,留给新品牌的空间,就越来越少。
特别是那些 15 年才入场的,或许,结局从一开始也就注定了。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就是关于曾经很火却已消失了的品牌(有哪些曾经很火却已经消失的品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