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一词怎么来的(台风和飓风只是称呼不一样吗?如何形成的?)
导语:众所周知,在我国的东部沿海、东海西部、黄海、南海北部、台湾省等地是台风通过的高频区。最近有一些朋友来咨询小编,台风一词怎么来的?台风名词是如何来的?下面是...
台风一词怎么来的
导语:众所周知,在我国的东部沿海、东海西部、黄海、南海北部、台湾省等地是台风通过的高频区。最近有一些朋友来咨询小编,台风一词怎么来的?台风名词是如何来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台风一词怎么来的
来源有两种说法,具体如下,
1、转音说来源
第一类是“转音说”,包括三种:
一个是从粤语的“大风”发展而来的,粤语的“大风”发音为“taifong”,在英语中表达为“typhoon”,翻译成中文变成了“台风”。
二是闽南地区土话风台演化;
第三,在荷兰占台湾期间,它是以台风命名的,台风是希腊史诗中神权史上的一个人物。在希腊神话中,泰坦神的名字是泰坦或泰因福,这是巨魔巨人风暴的象征。该词在希腊语中义为“暴风”或“冒烟者”。
台风也象征着邪恶的风。《神谱》说,它战败后,身体里诞生了无数疯狂的单位,专门伤害来往的船只。希腊语变成tufn,特别指的是印度洋风暴,英语变成了台风。
但据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台湾风信与台海殊异,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倏发倏止,台常连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发者为飓,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可见今日的“台风”一词,源出彼时的“台”字。仅此一字,不太可能是音译typhoon。
2、源地说来源
第二类是“起源论”。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多数台风向北移动,许多台风通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所以它们被称为台风。《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关于“台风”一词的来历》、《台风的前世今生》等材料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台风到来时千万牢记要避险
当台风来临时,大部分市民会安静地待在家里。对一些因各种原因留在单位或外出办事的人来说,台风天里,更要注意安全。很多意外都发生在刹那间,所以我们的第二个小锦囊专门针对这些台风天里外出的人。
1、危险地带莫逗留。
台风袭来时,切勿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临时工棚附近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每年台风中被砸伤的案例都有发生。此外,尽量避免在靠河、湖、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以免被风吹倒或吹落水中。
2、单位抗台避危险。
留守单位抗台,一定要提高警惕,要保护公共财产安全,更要考虑到人身安全。事前要准备好沙袋、手电筒、雨衣、雨靴、篷布、钢丝和干粮等急需物资,提前做好单位防淹防水工作。当台风来临时,尽量待在安全的地方,发现险情及时关闭电源,防止发生意外。
台风对我国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
登陆中国的台风,8月在台湾省平均最大风速达43米/秒,其他月份在台湾也均达强台风等级。其次是8月份在浙江登陆的,平均最大风速为41米/秒。
在广东登陆的台风虽然最多,但其平均最大风速并不强。10月份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较强,平均最大风速为36米/秒。
登陆福建的台风,常先经台湾省受到削弱,登陆台风较强的出现在9月,平均最大风速达31米/秒。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除新疆外,均直接或间接受台风影响而产生暴雨。中国近海15个省市中,11个省市最大雨量的影响系统是台风。
全国7次日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极端暴雨,其中6次都是台风所引起的。1975年3号台风(Nina)在河南境内造成的特大暴雨,最大中心为1小时189.5毫米,1天1005.0毫米,5天过程雨量为1631.0毫米。
台风降雨也有其有利农业生产一面,可解除干旱或缓和旱象。台风雨是中国降水系统之一。东南沿海各省的台风降水约占全年总量的20~30%,7~9月则可达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