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黄鹤楼写作背景20字(问一问:黄鹤楼写作背景)

1、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2、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

1、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2、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更多黄鹤楼写作背景20字内容,请持续我们的专题频道。

黄鹤楼写作背景20字

黄鹤楼写作背景20字(问一问:黄鹤楼写作背景)

1、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

2、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

3、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4、《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5、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6、原文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译文如下: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11、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12、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13、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词语注释如下:⑴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14、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15、⑵昔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16、⑶悠悠:飘荡的样子。

17、⑷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18、川,平原。

19、历历:清楚可数。

20、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21、扩展资料: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22、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23、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

24、“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

25、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

2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


黄鹤楼写作背景20字(问一问:黄鹤楼写作背景)

1、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2、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
以上就是黄鹤楼写作背景20字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参与这个黄鹤楼写作背景话题的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