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重庆模式(问一问:重庆模式)

1、2010年在重庆启动的公租房规划与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成为重庆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极大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2、两项举措相辅相成,被称为“重庆模式”。3、  概况  重庆模式...

1、2010年在重庆启动的公租房规划与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成为重庆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极大提高重庆...更多重庆模式内容,请持续我们的专题频道。

重庆模式

重庆模式(问一问:重庆模式)

1、2010年在重庆启动的公租房规划与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成为重庆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极大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

2、两项举措相辅相成,被称为“重庆模式”。

3、  概况  重庆模式这一概念在2010年6月12日由七大部委联合推出,它的优势在于通过系统工程解决重庆房地产问题,该模式实际上分为三个部份。

4、  公租屋  未来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屋,可以解决100到200万人的居住问题。

5、  农民工户籍  从明年开始陆续引入300万农民工进城给予重庆户口。

6、农民工要拿到重庆户口,必须放弃宅基地复耕农地。

7、这样既为公租房提供了土地,也保证了足够的耕地面积。

8、  重庆模式  强化IT产业的生产制造能力  加强建设IT产业集群。

9、引入了惠普、思科等品牌企业,并做到80%的零配件在重庆本土生产,这样就可以解决300万入城的农民工工作问题。

10、  编辑本段政策支持  2010年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重庆、北京等28个城市列为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城市,这些试点城市的公租房建设可申请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总额度达493亿元。

11、  按照重庆公租房建设规划,将会在10年投资1200亿元建设公租房。

12、重庆财政局与国土房管局等部门上报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争取公积金贷款30亿元。

13、列入公租房公积金贷款试点城市,对于急需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重庆公租房建设,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14、  重庆模式  2010年7月29日,重庆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公共租赁管理局。

15、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出席当天的挂牌仪式时称,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以及城乡综合配套的试验区,是进行重大民生改革的先行区,一定要做好探路的领头羊。

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也参加了此次挂牌仪式。

17、重庆当地官员表示,一个地方政府副厅级单位挂牌,中央主管部委领导亲自参与的情况实属罕见。

18、  编辑本段规划特点  重庆公租房规划主要参考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公共住房建设经验,并有所创新。

19、根据该规划,重庆今年将开工建设500万平方米公租房,年底向社会投放20万平方米。

20、  作为上述规划的一部分,6月20日,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工建设了 “西永综保区公租房一期工程”,计划容纳居民3123户,总人数约2万,人均居住面积可达10平方米。

21、除住房外,这个将于今年内竣工的项目还包括白领公寓、员工食堂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等。

22、2010年7月西永综保区B区1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开工建设,2011年将再建设20万平方米。

23、 重庆模式  号称“中国第三新区”的重庆两江新区2010年6月挂牌成立后,公租房建设也成为了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

24、两江新区投资促进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两江新区是重庆全市最早动工兴建公租房的,这既可解企业员工住宿的后顾之忧,也是吸引客商前来两江新区洽谈的优势资源。

25、重庆市现有21个公租房项目中,有8处位于两江新区。

26、  编辑本段户籍人口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重庆城市化进程较慢,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可吸引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为产业成长提供充沛而稳定的劳动力,让重庆在沿海产业往西部转移过程中把握先机,而通过公租房等保障方式,能让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生存下来、稳定下来。

27、  未来10年内,重庆主城区将会形成1000平方公里建成区,新增人口500万~600万,这些新增人口将主要分布在重庆一环和二环之间,两江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等重庆产业发动机就位于这一区域。

28、按照两江新区的规划,到2020年,新区内人口将从现在的170万人增加到400万人。

29、 重庆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两江新区新增人口中来自重庆东西两翼的农民工最多,将达到100余万人。

30、李勇也认为,重庆将通过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等开发区建设,加速推动重庆城市化进程,并吸引重庆远郊区县劳动力向主城区转移。

31、  两年内300多万转为市民的农村居民中,大约会有1/5以上进入主城区,他们大多数都会选择入住公租房。

32、据悉,在8月1日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之后,重庆公租房的申请也将在年底前启动。

33、 2010年8月15日,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正式全面启动,全市40个区县、部分大中专学校和企业均设立咨询转户站,为有转户愿望的农民现场办理转户申请。

34、重庆全市807个派出所自8月1日开设户籍改革转户窗口以来,已经为14111名农村居民发放了城市户口簿,其中有2276户农民自愿进行整户转户  编辑本段重庆模式的意义  “重庆模式”;主要是加大保障房的建设,而放宽商品房的管制。

35、只要老百姓都有房子住,商品屋价格该上涨就上涨,第一次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了双轨制。

36、另外,在保障房的分配上实行宽进严出。

37、公租屋住满五年后,才可以购买下来,而且卖掉的话也只能用经适房价格卖给政府。

38、郎咸平表示: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的房地产形势下,只有重庆模式才能拯救中国房地产。

39、如果推动重庆模式,将会使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稳定,我们的股票市场也将慢慢水涨船高。

40、  编辑本段富士康实例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41、预计到2010年为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亿元,产业投入80亿美元,实现年工业销售值800亿元。

42、  2009年8月4日,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签约落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

43、而早在2007年6月,全球IT硬件巨头惠普已捷足先登,成为该园区引进的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44、 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  2010年8月,来到重庆整整一年后,富士康终于决定卸下“企业办社会”的沉重包袱,富士康重庆分公司人士承认,他们已经决定改变原来在生产基地内自建生活区的方案,职工住宿问题将由政府提供的集体宿舍和公租房解决。

45、  车间和宿舍只有一墙之隔,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半封闭的厂区里,这就是广为外界所诟病的“富士康管理模式”。

46、2009年签约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之后,富士康一直按照其深圳生产基地的建设模式,继续大建生活区,就在几个月前富士康重庆基地投产之际,他们向媒体发放的新闻资料中,仍宣传其生活区将由近20幢绿化宿舍小区组成。

47、  今后富士康重庆基地的员工将生活在厂区附近由政府规划兴建的社区中。

48、目前,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为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入园企业提供了倒班宿舍,距富士康厂房不远处,两处公租房小区近日已动工建设,按照估算,西永保税区公租房和集体宿舍建成后,可以基本满足富士康等微电子产业园区内企业员工的居住需求。

49、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李勇研究员表示,富士康放弃生活区建设,与重庆公租房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两大创新举措相继推行关系密切,后两者将极大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


重庆模式(问一问:重庆模式)

1、2010年在重庆启动的公租房规划与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成为重庆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极大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2、两项举措相辅相成,被称为“重庆模式”。3、  概况  重庆模式
以上就是重庆模式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参与这个重庆模式话题的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