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最后为什么又杀了年羹瑶(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1、擅作威福: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之风日甚一日。他在官场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令北向叩头谢恩”;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属平行公文,却擅称“令谕”,把同官视为下属;甚至蒙...
雍正最后为什么又杀了年羹瑶
1、擅作威福: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之风日甚一日。他在官场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令北向叩头谢恩”;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属平行公文,却擅称“令谕”,把同官视为下属;甚至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行跪拜礼。
2、结党营私:当时在文武官员的选任上,凡是年羹尧所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他还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以陕甘四川官员为骨干,包括其他地区官员在内的小集团。
3、贪敛财富:年羹尧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而在雍正朝初年,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是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在这种节骨眼上,雍正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雍正最后为什么又杀了年羹荛?
犯上谋反,难成定谳 有一种观点认为年羹尧的死是因为他自立为皇帝。
乾隆时学者萧奭在《永宪录》中提到:年羹尧与静一道人、占象人邹鲁都曾商谈过图谋不轨的事。有的学者也持此说,认为“羹尧妄想做皇帝,最难令人君忍受,所以难逃一死”。而《清代轶闻》一书则记载了年羹尧失宠被夺兵权后,“当时其幕客有劝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观天象,浩然长叹曰:不谐矣。始改就臣节”。说明年确有称帝之心,只因“事不谐”,方作罢“就臣节”。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充分依据的。
在封建时代最注重名分,君臣大义是不可违背的,做臣子的就要恪守为臣之道,不要做超越本分的事情。
年羹尧的所做所为的确引起了雍正的极度不满和某种猜疑。
年羹尧本来就职高权重,又妄自尊大、违法乱纪、不守臣道,招来群臣的侧目和皇帝的不满与猜疑也是不可避免的。雍正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又喜欢表现自己,年羹尧的居功擅权将使皇帝落个受人支配的恶名,这是雍正所不能容忍的,也是雍正最痛恨的。雍正并没有惧怕年羹尧之意,他一步一步地整治年羹尧,而年也只能俯首就范,一点也没有反抗甚至防卫的能力,只有幻想雍正能看着旧日的情分而法外施恩。
所以,他是反叛不了的。雍正曾说:“朕之不防年羹尧,非不为也,实有所不必也。”至于年羹尧图谋不轨之事,明显是给年罗织的罪名,既不能表示年要造反,也不能说明雍正真相信他要谋反。
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雍正杀年羹尧有三个原因。一是年羹尧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小集团。二是他权利膨胀,贪污受贿。三是他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就连皇帝之间的礼节他也不在乎。结合以上种种,所以皇帝决定联合大臣将他扳倒。据说有一次年羹尧在从西北返回京城的途中,居然让直隶总督跪在路边迎接,来到京城之后,马车更是行驶在皇帝才能行驶的御道之上。这无疑是犯了僭越之罪,但皇帝都看在他是个功臣的份上,不计较。其实皇帝一直都是对他十分宽容的,但皇帝付出了一片真心却换来了年羹尧傲慢的态度,雍正皇帝的自尊心受到了一万点伤害,这样的大臣一般没有好下场,年羹尧就是如此。雍正不得已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尽管年羹尧功高盖主,但当时的那种局势,很多人都反对他,皇帝也没有必要再继续留着他了。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
雍正为何晚年要杀年羹尧?
雍正批年羹尧奏折,基情四射肉麻无比:“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后年羹尧被列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皇恩浩荡,赐其狱中自裁;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雍正盛赞的“千古榜样人物”家破人亡。
爱恨就在一瞬间,难道是羹尧年老色衰了吗?哈哈,开个玩笑啦。
关于雍正为何杀年羹尧,史学界向来有争论。有人说是因为年想造反,又有人说年羹尧当年参与了雍正与诸兄弟的皇位之争,雍正这样做是杀人灭口。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事情从一个奇怪的梦开始??
公元1725年,雍正皇帝做了一个梦,说看到有一只大老虎跑到年羹尧家里,然后被官兵杀死了。
醒来之后,雍正皇帝仍然历历在目,梦境似乎在预示着“养虎为患”的意思,于是皇帝开始调查年羹尧。
公元1726年1月15日,年羹尧被雍正皇帝赐死,时年47岁。
匪夷所思的杀人
做一个梦就杀人,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而且杀的人还不是一般人。
雍正是不是梦到大老虎,我不知道,反正史书是这么写的,雍正也是这么说的,至于雍正老爷子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鬼才知道!
年羹尧就这么死了,多少还是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首先,就年羹尧的能力来讲,他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发挥了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的天赋,二十多岁就被前朝皇帝康熙爷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雍正皇帝即位时,他已是威震八方的川陕总督,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凭这一点,就不应该随随便便杀掉。
其次,就年羹尧的关系来讲,那也是铁一般的硬。别的不说,就说年羹尧的妹妹年妃(《甄?执?防锘??脑?停??谟赫?还未继位成为皇帝时,就已经是雍正皇帝的宠妃,夫妻关系极好。若是私底下,皇帝还得管年羹尧叫“大舅哥”,凭这一点,年羹尧也不应该被随便杀掉。
可是,年羹尧却偏偏死了!
杀年羹尧,是因为雍正的一个秘密?
有人说,雍正杀年羹尧,只是为了保守住当年雍正继位的秘密。
当年“九龙夺嫡”,最终四阿哥胤?胜出,成为了后来的雍正皇帝。
但夺嫡的整个过程如今还是一个秘,有的说是胤?毒死了康熙爷,抢取军权,然后夺取帝位;还有的说,康熙遗诏本来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被四阿哥篡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更有的说,是雍正用弟弟来逼迫母亲承认自己皇帝的合法地位??
总之,就目前史学界来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正因为雍正帝位的来源扑朔迷离,才有人认为,年羹尧很有可能是知道内情的少数人之一。而雍正杀年羹尧,就是为了守住雍正继位的秘密。
于是乎,雍正开始在一些小细节上找年羹尧的茬。
有一次年羹尧向雍正上疏,文中写错了一个成语,把“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被雍正皇帝骂了一顿。
朝乾夕惕,这个成语出自《周易》,它的意思是:白天认真办事,晚上小心谨慎。本来这话是用来勉励臣子好好工作的,可年羹尧反着写,意思就变成了:晚上小心谨慎,以便于白天对付皇帝。
这让雍正感到了不舒服。
然而,仔细想想也不对。有两个原因:
第一,虽然历史上确实记载过“朝乾夕惕”的事件,但雍正皇帝也不可能找这么个理由就杀了战功赫赫的年羹尧。
第二,从康熙皇帝驾崩到雍正皇帝继位,皇权更替的这段时间里,年羹尧并不在京城,而是在遥远的四川,他不可能参与到夺嫡之争当中。
年羹尧自取恶果
雍正杀年羹尧并不是毫无证据,据历史记载,年羹尧被捉拿时,雍正列出了他的92条罪状,条条坐实。
由于罪状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娘子挑了其中几条来看看。
1.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道迎送;
2.令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驸阿宝下跪;
3.两次恩诏到陕,并不宣读张挂;
4.奏折不穿公服拜送,只于私室启发;
可以看出,年羹尧对同级官员是很不尊重的,而且对皇帝下的诏书也很不恭敬。
然而,这还都不是重点,继续往下看。
5.收受题补官员银四十余万两;
6.勒索捐纳人员银二十四万两;
7.赵之坦罢职,发往军营,羹尧勒馈金珠等物,价值二十余万两;
8.令人卖茶,得银九万九千余两;
贪污腐败,这才是雍正皇帝做掉年羹尧的重点。据史料记载,光是贪污这一项,年羹尧收受的银子就有近百万两,这其中包括冒销军费160多万两,加派银56万两;冒销西宁军需47万两;运米4万石至军前,冒销运输费用40多万两;占用康熙六十年起至雍正三年俸工银14.9万余两??如何再加上珠宝、玉器,还有房产等等,折算下来也有好几百万两银子了。
雍正四年,年羹尧被处死。
年羹尧之所以在雍正四年才被处死,其实还得感谢一个人,就是她的妹妹:年妃。如果没有她,年羹尧估计早在雍正元年或二年就死了。
历史上的年妃,也是《甄?执?分谢??脑?停??煌?氖牵?赍?⒉皇羌橄斩穸镜呐?耍??非常温柔贤惠,在雍正还是“四爷”的时候就嫁给了他,并一起度过了夺嫡难关,成了患难夫妻,以至于成了雍正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尽管雍正早就想做掉不听话的年羹尧,但顾及年妃的颜面,雍正一直没动手。
1725年12月27日,年妃因病逝世。就在年妃死后18天,年羹尧立即被处死。
雍正即位之初,政治环境并不好,内有诸皇子及其党羽的高度不满,外有罗卜藏丹僧的西北叛乱。此时手中无良将,只好起用桀骜不驯的年羹尧。雍正内倚九门提督隆科多,外借年羹尧的兵力,才逐渐稳住了局势。
但做一个安乐皇帝明显不是他的志向和本意,在他的心中,帝国的画卷刚刚展开,雍正是眼里容不得沙子,包括年羹。
懂点历史可能会问,后世的和?贪的也不少,为啥乾隆皇帝没杀他?
我只想告诉你,和?虽贪,却是个听话的好“奴才”,而年羹尧并不愿意太听话,恰恰居高自傲,虽然威胁不到皇帝的位置,却让皇帝感觉到不舒服。
所以说,一个是能力平平的乖孩子,一个是桀骜不驯的聪明孩子,作为家长,肯定更喜欢前者。
年羹尧这位清朝大将,为什么后来却被雍正皇帝给杀了?
年羹尧本是雍正潜邸时的奴才,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善与用兵,曾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停息青海罗卜藏丹津,为清王朝统治立下赫赫战功。
人一但得到了权利,本性的愿望使他会更近一步想得到更大的权利,年羹尧也不例外,雍正即位以后重用年羹尧,而年羹尧也不负雍正皇帝的希冀,凭仗着高超的用兵才干简直逢战必胜,在一定条件上也为雍正皇帝稳固政治稳定增加了发码。
但自古伴君如伴虎,别看那些当局者身边的红人有多风光,一旦哪些行为不合时宜,触动了最高统治者的利益,搞不好要身首异处,严重者牵连九族,怎样死的都不晓得而年羹尧就是这样。
打完胜仗高调班师回朝,雍正皇帝觉得他功高盖主(雍正心里想:“比老子还风光”)。俗话说功高者不赏,朝廷觉得镇不住他,惧怕他们造反。这样的人一旦造反,怂恿起来,毁坏力极强。并且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前车之鉴。
其次是年羹尧的性格傲慢无礼、肆无忌惮,有些狂妄。听说年羹尧出师大捷之日,雍正皇帝率文臣武将前去迎接。当时正赶上六月天,赤日炎炎。而年羹尧的兵士竟然甲胄鲜明,全部武装。见此情形,雍正帝传下口谕命一切兵士卸甲休息,哪知传了三遍,竟然没有一个兵士依照皇帝的叮嘱去做。雍正帝无法,便对年羹尧下旨。结果年羹尧挥舞小旗,那些兵士见了比见到圣旨还灵,竟然一个个乖乖的脱下甲胄。雍正帝外表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有杀机。
雍正皇帝的位置稳定之后,除了清洗年羹尧,还清洗了本人的舅舅隆科多。至于老十三胤祥,固然被加封为铁帽子王,但也是谨小慎微的过日子,基本不敢触碰雍正皇帝的权威。
以上介绍的就是《雍正最后为什么又杀了年羹瑶(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