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芝极细粉怎么吃法(菡云芝的详细介绍)
云芝,性微寒,味甘、淡。归肝、脾、肺经。具有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的功能。主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肿瘤、白血病。云芝极...
云芝极细粉怎么吃法
云芝,性微寒,味甘、淡。归肝、脾、肺经。具有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的功能。主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肿瘤、白血病。云芝极细粉一般是按克称重,装在无菌无纺布中药袋中使用。一般用法有以下几种。
1、第一种,煎汤内服。常用量15-30g。宜煎24小时以上。或制成片剂、冲剂、注射剂使用。或与其它中草药配伍使用;
2、第二种,云芝l000克。将干云芝微烘后,研成细末,装入密封防潮的瓶中,备用。每日2次,每次15克,用蜂蜜水送服。本食疗方对肝脾不调型病毒性肝炎尤为适宜。
这种是什么蘑菇?能吃吗?
云芝
云芝是最具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
彩绒革盖菌子实体一年生。革质至半纤维质,侧生无柄,常覆瓦状叠生,往往左右相连,生于伐桩断
云芝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面上或倒木上的子实体常围成莲座状。菌盖半圆形至贝壳形,(1-6)cm×(1-10)cm,厚1-3mm;盖面幼时白色,渐变为深色,有密生的细绒毛,长短不等,呈灰、白、褐、蓝、紫、黑等多种颜色,并构成云纹状的同心环纹;盖缘薄而锐,波状,完整,淡色。管口面初期白色,渐变为黄褐色、赤褐色至淡灰黑色;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3-5个,后期开裂,菌管单层,白色,长1-2mm。菌肉白色,纤维质,干后纤维质至近革质。孢子圆筒状,稍弯曲,平滑,无色,(1.5-2)μm×(2-5)μm。
云芝,又被叫做“火鸡尾巴”,有着非常易于辨认的特征。它可能是以鸟类名字命名的森林真菌中唯一一个以局部特征而不是整体来命名的了。但是小鸡菌菇和母鸡菌菇一点都不像小鸡和母鸡,这种菌却像极了火鸡尾巴,也不知道是谁开始建立这个真菌界的小动物园的。 [1]
基本信息
编辑
野生云芝 [3]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别名:杂色云芝、 彩绒革盖菌、单色云芝、珠鸡斑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千层蘑、彩纹云芝云芝种植方法
云芝性寒,味微甘,有清热、消炎功效。那么,云芝的种植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云芝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云芝种植方法一、生长条件
1.温度:菌丝适应性很强,3~31℃均可生长,最适为25~28℃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2.湿度:段木栽培,含水量需42%~47%袋料栽培时,培养料含水量为60%左右。子实体发生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0%,低于80%或高于95%,均生长不良。
3.空气:云芝是好气性真菌,在通气良好的环境中菌丝生长迅速,子实体发育健壮。
4.光照: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发生需散射光的刺激,同时子实体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5.酸碱度:喜酸性环境,pH4~5.6生长良好。
二、袋料栽培
1.培养基配方:杂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粉1%。
2.拌料:按培养基配方准备好材料,加水充分拌匀,含水量以60%、pH6左右为宜。
3.装袋灭菌:培养料配制好后,尽快装袋,分装入15×55厘米或17×30~38厘米、厚4丝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袋内,扎紧袋口或套上塑料套环和盖。用常压100℃保持10小时或高压0.137兆帕保持1.5小时灭菌后,置冷却室或接种室冷却,然后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
4.接种培养:将接种的菌袋置培养室层架上培养或地面墙式叠放培养。控温27℃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遮光培养。约4天后,观察菌丝萌发情况,污染杂菌的菌袋要搬走。一般经过30天左右培养,白色浓密的菌丝可长满全袋。
5.出芝管理:当袋内有原基突起时,将菌袋平卧排放在层架上,袋间距离15厘米左右,除去袋口棉塞或塑料盖。同时,在袋上划一个交叉口,方法与木耳栽培相似。亦可在床架上铺一层6厘米左右的沙或砂壤土层,然后将菌袋薄膜除去,把菌筒放在沙或砂壤土上。菌筒的1/3埋在沙内,菌筒间距离约10厘米。也可放在室外菌棚下的菌架上。排放好后,要求温度25~28℃,增大空气相对湿度、适当增加漫射光和通风,促使子实体发生。子实体发生后的管理方法与灵芝袋栽相似,一般情况下,云芝可采收1~2批。
云芝栽培技术1 生长发育条件
云芝多生长在潮湿的林中、林地环境,发生于每年的夏秋季节。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真菌。
1·1 营养 云芝可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果胶、糖类、有机酸类等有机碳能直接吸收利用氨基酸、蛋白质、尿素等小分子有机氮和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对无机氮的利用率低于有机氮。人工栽培时,可利用麦麸、米糠、饼粉、蚕蛹、酵母及豆类制品作为氮源。云芝生长还需要一定量的钾、钙、镁、磷等无机盐和维生素、生长素类物质,通过培养料中的天然物质均可得到满足。
1·2 温度 云芝菌丝在5~35℃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 35℃以上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原基分化期以18~30℃为宜,最适温度为24℃左右。子实体形成后温度在14~26℃为宜。
1·3 水分 菌丝生长的基质适宜含水量为60% ~70%,环境中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较适宜。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要求环境中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0%,低于60%时生长停止,甚至死亡。高于95%时会影响通气和蒸腾,导致子实体死亡和腐烂。
1·4 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太严格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氧气,否则会使子实体畸形或停止生长。
1·5 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黑暗环境中生长良好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求一定的散射光照。
1·6 酸碱度 云芝菌丝在pH值为3~9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5·5。
2 代料栽培技术
云芝的代料栽培既可以室内层架栽培,也可以野外畦床荫棚栽培,如果充分利用香菇棚架栽培,还可以减少搭棚工序,节省开支。
2·1 栽培季节 云芝一般是春季培养栽培袋,夏季出芝收获。因此,必须在1月制原种,2月制栽培种,在3~4月制作栽培袋。5~6月开始出芝管理。
2·2 菌袋制作 阔叶树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甘蔗渣等都可栽培云芝。常用配方有以下几种:
(1)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
(2)棉籽壳99%、石膏粉1%
(3)棉籽壳40%、杂木屑40%、麸皮19%、石膏粉1%
(4)杂木屑60%、玉米芯20%、麸皮19%、石膏粉1%
(5)甘蔗渣50%、杂木屑25%、麸皮20%、玉米粉1·5%、石膏粉1·5%、蔗糖1%、过磷酸钙1%。以上配方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为65%左右, pH值自然。实际栽培中,生产者可根据当地的原料资源来选择合适的配方,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配方中的麸皮可用米糠代替。
栽培袋规格可选15cm×55cm×0·04cm的低压聚乙烯菌袋。按常规拌料装袋,每袋装湿料约1·8~2kg,装好料后,袋口用绳扎好,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常压灭菌, 100℃维持10h。
2·3 接种发菌 当料温下降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在无菌室中进行,按香菇栽培袋的接种方法,在菌袋上打5个洞穴,接入菌种。1瓶栽培种大约接10袋左右。接种
后,套上外袋,以防菌种干枯和杂菌污染。然后移到培养室内,保持温度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70%,遮光培养。
2·4 出芝管理 当菌丝长满菌袋后,脱去外袋,把菌袋搬到荫棚(搭建方法与香菇荫棚相同)内。将菌袋斜靠在荫棚内的木架上或者铁丝上,进行出芝管理。利用接种孔处出芝,不必另开出芝孔。控制温度在18~25℃,空气湿度控制在85% ~90%,若湿度不够,用喷雾器喷水增湿,若湿度高于95%时,敞门通风排湿。同时增加光线,注意通气。
云芝的药理作用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云芝菌体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可加强其吞噬作用,对环磷酰胺引起的脾脏萎缩具有对抗作用。云芝菌体多糖及滤液多糖能使胸腺缩小、脾重增加。有人认为和文献报道的短小棒状杆菌的作用颇相类似。国产云芝胞内多糖明显增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增加小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感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云芝多糖肽(PSP)100-800μg/ml 能使淋巴细胞明显增殖,小鼠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25mg/kg抑制活化T细胞产生白介素2(IL-2)和T细胞中介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如同时给予PSP 25mg/kg,连续5天,可对抗上述免疫抑制效应。PSP10-100μg/ml浓度时可使人外周白细胞产生α-和γ-干扰素(IFN)的能力较对照组提高8倍和4倍。此外,PSP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云芝多糖(PSK)对用60Co 200γ全身一次照射,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明显增加被照射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和脾指数,认为对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干扰素诱生和促诱生的试验结果表明,云芝多糖肽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它具有干扰素诱生和促诱生能力有关。大鼠连续口服云芝多糖肽20g/kg/天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血清IgG滴度明显升高,还可取消大鼠隔日服环磷酰胺400mg/kg对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抑制。用化学发光法观察到,云芝多糖经腹腔注射后,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对叔丁基氢过氧化物损伤的抵抗力。云芝多糖处理的巨噬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基础活力显著提高,在叔丁基氢过氧化物作用下,云芝多糖处理的巨噬细胞仍有较高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说明云芝多糖作为免疫刺激剂具有能提高抗氧化酶活力,保护巨噬细胞抵抗活性氧损伤的作用。服用云芝多糖的恶性肿瘤患者,其T3、T4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计数,均较眼药前显著增加,认为是一种较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云芝多糖对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LDL)损害小鼠巨噬细胞造成的脂肪堆积,有保护作用,并能抑制巨噬细胞泡沫样变性,提高巨噬细胞反应能力。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回升作用,能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可显著提高脾细胞产生的IL-2、淋巴毒素和γ-干扰素的水平,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和IL-1的能力。
2、抗肿瘤作用:云芝多糖(PSK)对肉瘤S180、白血病L1210和腺癌755均有抑制作用。肿瘤移植前10天给小鼠服用云芝提取物,对小鼠移植后12天的腹水型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移植后22天抑瘤作用减弱。不同地区的野生云芝提取物进行比较,无论陕西云芝或长白山云芝,对S180都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云芝菌株在真菌体内积累多糖,还向培养液分泌胞外多糖,前者是葡聚糖,能抑制小鼠S180,并对巨噬细胞有激活作用。后者为多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活化作用,但无明显抑瘤作用。粗制品如云芝菌丝热水提取物,对S180抑制率为77.5%,精制品活性加大,对S180抑制率达99.3%。由于PSK能明显抑制动物多种肿瘤,抗瘤谱较广,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故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已有许多资料证明其抗瘤作用是确定的。PSK由于提取方法不同,抑瘤率有所差别,实验表明:氧化还原及部分水解法提取的多糖,抑瘤作用较强。经气化、还原提取的多糖能显著延长生存率。
陕西云芝提取物对皮下移植的腹水肝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没有激发增强作用,吞噬活性较低,但对S180,巨噬细胞受到激活,吞噬功能增强,说明对不同肿瘤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PSK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有一定的关系。云芝多糖肽(psp)可使小鼠血清溶血素、IgG、补体C3明显提高,对S180的抑瘤率为35%-69%。抑瘤率比PSK低。PSP1-2g/kg,连续给药15-20d.对裸鼠人肺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0%-70%,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未见血液和体重变化等毒副反应。从PSP粗浸膏中分离到新的小分子肽,相对分子质量10K较PSP(100K)为小,对人的白血病细胞HL-60、直肠瘤细胞LS174-T、肝癌细胞SMMU7721和胃癌细胞SCG7901具有强大的细胞毒作用。对HL60的IC50为30μg/ml,小分子肽对白血病细胞和SCG7901的抑制率明显高于PSP和PSK组,在增加白细胞数和IgG水平上亦具有增强免疫的效果。于接种前2星期使用,可减轻接种癌细胞裸鼠瘤块的发生。PSk作为化学预防剂,可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生长过程,加强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作用,有抗畸变,预防染色体损伤和免疫调节作用。
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实验证明云芝多糖(PSK)能有效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PSK组主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心壁内冠状动脉大、中分支的狭窄程度也轻于对照组。PSK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巨噬细胞硒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基因表达。提高巨噬细胞免疫反应能力和抑制其泡沫样变性、对抑制动脉硬化有有益的作用,可减轻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对已形成粥样硬化的家兔,也有治疗作用。实验证明PSK能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对乙酰低密度脂蛋白(ac LDL)的结合,内移和降解,整体发挥降脂、抗动脉硬化作用。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云芝多糖(PSK)能改善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SK能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云芝多糖肽(PSP)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抑制小鼠的痛反应,但起效慢,持续时间长。
5、其他作用:
5.1.降血糖作用:小鼠血糖高达362.4mg/100ml,用云芝多糖(PSK)后可降至126.6mg/100ml,对正常血糖无影响。对正常小鼠注射四氧嘧啶后血糖升高355.6mg/100ml,如预先给予PSK,则血糖仅上升至209mg/100ml,表明具有防治血糖升高作用。
5.2.PSP对大鼠应激性、幽门结扎型、醋酸型和吲哚美辛(消炎痛)型等实验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3.PSK含多种氨基酸、糖肽及多种微量元素钙、锗、镁、铁、锌等。云芝胞内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肝炎作用,可改善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PSK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PSK和云芝胞内多糖,可显著保护流感病毒静脉感染所致死亡和肝脏病理损伤。对小鼠疱疹病毒静脉注射所致死亡和肝病变有23.8%-28.6%的保护作用。5.4.PSk可明显增加果蝇的吃食次数、交配次数和第一子代的仔蝇数。并延长雌蝇的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但对雄蝇作用较差,并不延长平均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
5.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表明:PSK和中国提取的PV-1对致突变剂环磷酰胺引起的染色体损伤有对抗作用。对香烟烟雾染毒致突变也有对抗作用。PSK对内源性细胞毒因子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5.6.PSK具有防止氧化损伤和抗伤害作用。对巴豆油、烟雾和内毒素等物质的致炎有对抗作用,对氯化钡致心律失常、肾上腺素诱发急性肺水肿小鼠能显著延长其存活时间和存活率。
6、毒性及不良反应:云芝多糖肽(PSP)小鼠腹腔半数致死量为300.36mg/kg,口服最大耐受量为20g/kg,尚未见小鼠死亡,说明其最小致死量MLD>20g/kg。大鼠口服PSK1.5g/kg(为临床剂量的130倍),连续60天,20只大鼠无一死亡,表明口服用药无长期毒性反应。实验表明PSK为一毒性很低的物质,也无致突变作用。
蘑菇怎么炒好吃?
蘑菇切片,锅内放油爆香,放入里脊肉炒变色,加入老抽,蘑菇,盐,胡椒粉炒匀,这样好吃的炒蘑菇就做好了,具体做法如下:
需要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包括:蘑菇 400克、里脊肉 50克、葱 1棵、姜 3克、调和油 15毫升、盐 2克、老抽 5毫升、胡椒粉 1小勺。
1、第一步把蘑菇洗净切片。
2、里脊肉切片,放一旁备用。
3、锅内放油加热,放姜,葱,里脊肉炒至变色。
4、加入老抽炒匀。
5、加入蘑菇炒软。
6、放盐,胡椒粉,炒匀。
7、盛出,完成。
注意事项:
1、蘑菇一定不要切太薄,不然炒熟就变得太薄,吃起来不好吃。
2、不要放太多调料,简单的盐和胡椒粉调味,食材本身的鲜味就很好吃了。
如何辨别菌类(蘑菇)是否有毒?
我国的野生蘑菇资源十分丰富,可食用的高达1000余种,但常见的食用后可致人死亡的有30多种,每年夏季都有因为食用有毒的野生蘑菇而入院的患者。
蘑菇中毒患者
“那我们一般人在野外到底怎么判别蘑菇是有毒的还是没毒的呢?
首先,看颜色和形状。从颜色来看,毒蘑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其次,可以看形状,有个比较简单的口诀可简单从形状上作粗略的辨别:头上戴帽子,腰上系裙子,脚上穿靴子。意思是有菌盖、菌环和菌托的多为有毒蘑菇。另外,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
蘑菇的结构
有毒蘑菇名单
不过还是得提醒大家:仅仅从外观或是颜色上来辨别毒蘑菇都是片面的。比如鸡油菌色彩鲜艳,是可食用的,白毒鹅膏菌颜色朴素,却有剧毒。野生菌无论颜色朴素还是鲜艳,如果是不熟悉的,都不能随便吃。”
鸡油菌颜色鲜艳但无毒
“那么,还有别的办法吗?
”还可以看分泌物,把摘下来的新鲜野蘑菇的菌杆撕断”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也有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会变色。但是,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毒蘑菇
每摘一朵都要撕断有点麻烦啊,还有别的方法吗?”
“还可以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红毒蝇伞
那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放心的的摘蘑菇了吧。”
“这个嘛,还是要小心。一个是因为真菌的种类比较多,另外,一些有毒的蘑菇跟我们平常吃的长得非常的相似。从肉眼来判断,这个蘑菇和平时吃的没什么区别,你可能认变应该没有毒吧!
死亡帽
看来,想吃到无毒的野生蘑菇没那么容易!德国有一句谚语,说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但是有的只能吃一次。“意思是没有命吃第二次!珍爱生命,远离野生蘑菇!
蘑菇美食
毒蘑菇中毒按照症状可以分为神经精神型、胃肠类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皮炎型等6种。
引起神经精神型反应的中毒症状可以呈现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这些症状在发病过程中可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有的病人还伴有胃肠炎症状。“小人国幻视症”是由有些牛肝菌类毒菌引起的神经精神型中毒。
菡云芝的详细介绍
答:之后跟随东门图前往坠魔谷探宝,奉东门图命令侦查坠魔谷谷口情况...详细云芝的药理作用
答: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云芝多糖(PSK)能改善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SK能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云芝多糖肽(PSP)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抑制小鼠的痛反应,但起效慢,持续时间长。5......详细以上介绍的就是《云芝极细粉怎么吃法(菡云芝的详细介绍)》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