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又有三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更多我寄愁心与明月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分享关注常识网。

我寄愁心与明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我寄愁心与明月拓展阅读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种抒情浪漫的诗句大家一听,就会知道一定是出自李白之手。没错,确实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我把自己内心对你的担忧寄托给天上的那轮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伴着你平安到达夜郎以西。

诗很短,但很浪漫,很抒情,它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下面来欣赏一下全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

等杨花刚刚落完,子规鸟啼鸣的时候,我才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龙标那个地方很偏僻,要经过五溪才能到达。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我只能把我内心对你深深的忧愁遥寄给天上那一轮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伴着你到夜郎以西。

你看,用白话一说,全没了这首诗所表达出来抒情的韵味。

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呢?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当时,正值李白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

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关于他为何被贬,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王昌龄是因“不护细行”被贬。所谓“不护细行”,简单来说他并不是犯了什么大问题,只是可能在工作上不注意小节,生活上不够检点,这才遭到同事的谤议。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当时李白在扬州,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就惴惴不安,即兴写下了这首小诗。

这首诗很短,只有四句,但包含的个人情感却很多很深。

在这首诗中,李白假借明月来抒发自己对好友的怀念之情和担忧之心。语言精练,用词朴实,让人读来,会感到有一丝丝的悲伤之情油然而生,不禁也为李白的好友的前途有了些许的担忧。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诗的一开始,李白就用两种事物,杨花,子规。杨花就是柳絮,子规是杜鹃鸟。飘落的柳絮和啼哭的杜鹃鸟,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南国三月暮春时的朦胧画面,透露出一种让人忧愁不已的气氛。

此时,李白望着纷纷飘洒的柳絮,和远处传来杜鹃的声声悲鸣,想到自己的好友又有不幸的消息传来。此情此景,又怎能不让作者为友人担忧呢?

诗中最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以说是最能表达作者情怀的了。前两句写景物是为了气氛的烘托,这最后两句才是全诗的中心主题。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诗中的“夜郎”,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古夜郎国,指的是隋代的夜郎县,今湖南辰溪一带,而好友要到的龙标就在辰溪以西的地方。

诗人通过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使后两句诗特别抒情,特有人情味。他把自己对好友的关爱和担心予以物化,让它随着移动的明月陪伴着好友一直到夜郎西,这样自己才能安下心来。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诗人寄情托月的目的,一是要把自己的“愁心”、思念、关切托付给明月,或让明月替自己,陪伴随着友人一起到夜郎以西遥远的荒凉地方。二是要发泄自己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其实也是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就是关于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