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是癸卯闰二月、立春在五九尾,有啥说法?看农谚咋说(2023年大寒节气是哪一天几点 什么时辰)
2023年大寒节气时间:1月20日16:29:20,农历腊月廿九,星期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
2023年大寒节气时间:1月20日16:29:20,农历腊月廿九,星期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是在大寒节气最冷。
大寒节气习俗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腌制腊肉
在大寒节气里,人们除了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买芝麻秸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节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饮食变化
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大寒节气习俗拓展阅读
2023是癸卯闰二月、立春在五九尾,有啥说法?看农谚咋说
导读:2023年不一般,闰二月双春年遇“春打五九尾”,啥说法?农谚咋说
啥时候最冷?估计大家都会想起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大家不管啥时候都可能记得,那就是《数九歌》,因为我们非常期盼冬季里能够看到大雪飘,河里能够结冰,我们就可以滑冰了,还可以吃冰锥,这就是寒冬里最为特别的,也是冬季里独有的,虽说天气冷,但是人们看到雪,看到冰的时候就想出去玩,而寒冷已经抛之脑后了。
我们还是一起来唱唱《数九歌》吧,“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耕牛遍地走”。其实,从开始数九到九九结束共有八十一天,也是寒冬走向春季,春化之后,万物复苏,农民们春耕的美景,并且,这期间将会经历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等节气,所以这是冬春季的交替,也是我们看到水体从固态到液态转变过程。
并且,在立春节气到来的时候,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开春仪式,有“鞭春牛”,打春的说法,就是这样的仪式告诉农民们要开始农耕了。
而农历2023年是癸卯兔年,根据农历年的时间安排,我们会发现会经过两个立春节气,一个是在阳历2023年2月4号,是农历2023年正月十四,另外一个是在2024年2月4号,是农历2023年腊月二十五,所以,这样的年景我们叫双春年,而之所以会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闰月了,根据安排,2023年闰二月,所以说农历2023年会有13个月共383天。
不过,根据老话说的“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这也说明三九天是非常寒冷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今年的数九时间表是怎么安排的。
数九是根据老祖宗提供的标准,其实,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冬至逢壬数九”,第二种是“冬至当天就数九”,如今更多倾向于冬至当天就开始数九,因为冬至是寒冷真正的开始,也就是寒冷的开始。
2022年冬至日是在12月22号,也就是数九天的入九时间,所以今年数九表如下:
一九:2022年12月22号~12月30号。二九:2022年12月31号~2023年1月8号。三九:1月9号~1月17号。四九:1月18号~1月26号。五九:1月27号~2月4号。六九:2月5号~2月13号。七九:2月14号~2月22号。八九:2月23号~3月3号。九九:3月4号~3月12号。
“春打五九尾”
这里说的是立春节气,我们知道,2023年立春在2月4号,这个日子刚好是五九的最尾一天,所以我们就说“春打五九尾”。
而对于“春打五九尾”的说法,开春比较早,老祖宗这样说:
“春打五九尾,粮食成了堆”
这里说的是在立春节气到来的时候刚好是五九最后一天,这也是说明立春比较早,天气回暖快,农民们高兴耕种,并且预兆的还是大丰收年景,粮食都堆成了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