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舟过安仁的诗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舟过安仁的诗意简短10字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舟过安仁 杨万里诗意。舟过安仁此...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舟过安仁的诗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舟过安仁的诗意简短10字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更多舟过安仁的诗意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提供的精彩分享。

舟过安仁的诗意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舟过安仁的诗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舟过安仁的诗意简短10字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舟过安仁 杨万里诗意。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2.词句解析。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舟过安仁全诗的意思200字

全诗: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意义: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舟过安仁的诗意简短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孩子的喜爱之情。

《舟过安仁》诗意

2007-11-29 19:53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收篙停棹:篙和棹都是划船的工具

怪生:怪不得 (“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使:使用,利用

译文:

两个儿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简析: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赏析: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作者介绍一: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

作者介绍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

舟过安仁诗意

《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意思: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诗人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疑窦的解开,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是恍然大悟:两个小孩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诗人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舟过安仁的诗意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舟过安仁的诗意拓展阅读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有人说中国古诗三分之一是在月下写的,三分之一在酒中写的,还有三分之一在船上写的。

古时,舟船是一种交通工具。古人爱在船上写诗,除了舟船上的风景很好,更重要的是,诗人在船上,更易引发情思,或是思念家乡,或是感慨飘泊……

今天,隐娘要推荐20首经典诗词,这些诗词都是在船上写就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值得大家背下来。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开元十八年,孟浩然仕途失意,漫游吴越时,写下此诗。这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历来为后世学者赞誉。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一天夜晚,杜牧坐的船停泊在秦淮河畔,看着秦淮河的歌女们的纵情演唱,杜牧感慨陈朝亡国之思,忧虑唐王朝的命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被后世不断吟咏。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是盛唐年间诗人,一年冬末春初时,他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感慨季候更迭,思乡而作此诗。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是其中的名句,被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安史之乱后,张继流落到南方,这个秋天的夜晚,他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诗中景物与人物心情达到高度交融,历来传唱不绝。而寒山寺也因此而闻名。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开元十五年,李白往洞庭拟安葬友人吴指南途经牛渚时写下这首诗。此时李白名声未振,诗中抒发不遇知音的喟叹。

此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为了躲避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诗人在战乱中风波漂泊,对行旅生涯早已厌倦,思归的心情深沉而急切。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此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的作品。

全诗笔调十分地轻灵,写景记梦,虚实相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一度被认为是唐代绝句。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代宗永泰年间,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携家眷乘舟南下,于途中写下此诗。

在诗中,杜甫感慨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情,令人伤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这首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春,离杜甫去世半年多。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生活困顿,四处漂泊。杜甫停留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时,正值小寒食节,写下此诗。

此诗表现了诗人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应举不第,离开长安后,为了排解苦闷,曾一度漫游江淮。此诗是诗人夜宿桐庐江上时,怀念扬州旧友而作。

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是王安石途经瓜洲时所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传世名句。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宋·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仪真,今江苏仪征,在南宋时,曾多次受到金兵的骚扰。词人夜泊于此,面对寒江,北望中原,一时间百感交集,便写下这首词,借江景抒发其壮志难酬之情。

清·永瑢、纪昀《四库总目提要》评价此诗:皆沉郁苍凉,不复作草媚花香之语。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南宋消亡之初,词人开始流浪,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诗人倦游思归,写下此词。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脍炙人口,直到今日,依然备受赞誉。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192年,诗人乘舟路过安仁县(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时,看到两个孩童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有感于孩童的稚气,创作了此诗。

这首诗浅显易懂,充满情趣,诗人抓住了那有趣瞬间,展示了两个孩童的可爱和机智。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诗人夜泊河上,在舟中过夜时,感其所见而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

凭着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诗人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的河上夜景,语言精炼,比喻生动形象。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宋·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

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

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此词是词人乘船赴湖北任所途中泊驻扬州时所作。

上片气势沉雄豪放,表现了少年时期抗敌报国建立功业的英雄气概;下片则抒发了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貌似旷达实则感慨极深,失路英雄的忧愤与失望情绪跃然纸上。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

元·赵孟頫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

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

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元仁宗延祐六年,词人舟中观潮,有所感触,便写下这首词。

全词表达了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感慨,景色描写语言优美,清新自然。

《舟中望月》

南北朝·朱超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朱超是南北朝时梁朝时人,官至中书舍人,长期服侍元帝。面对皇帝遇难,国家破灭,作为臣子却无力救扶。怀着这样沉重的心情,诗人于月夜泛舟“大江”之上,乃作此诗。

全诗先写江中漂泊,孤舟无邻,次写故楼之月,明言今日离别,暗含昔日欢聚,借月怀人,含而不露,含蓄的表达了诗人绵绵悠远的情思。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南唐·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南唐覆灭后,李煜作了俘虏北上渡江时,写下这首七律,抒发了亡国的悲痛心情。

李煜拥有南唐半壁江山,如能发愤图强,还不知是谁做一统帝王。可恨的是他没有这种雄心壮志,只能坐在飘舟里“细思量”,去为自己家族的处境哀愁了。

《秋宿湘江遇雨》

五代·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诗人旅游他乡,遇雨受阻,夜泊湘江之中,写下此诗。

全诗通过对秋风暮雨景象凄凉的写照,抒发了诗人游子思乡和怀才不遇的感叹。

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在舟船上,诗人各有情思,或感怀流离,或思乡情切,不管是哪一种,在诗人妙笔下,留下这一篇篇佳作。

人说,诗人不幸诗家幸,诗人的悲伤与眼泪,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情思,我们读到这些经典诗作时,体味到千百年前的情感,亦是一种幸运。


以上就是关于舟过安仁的诗意(20首经典诗词,都是在船上写的,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