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五声调式是什么意思吖?(中国的五声调式是民族调式,除了中国的以外其他国家全是七声调式吗?)

民族五声调式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的。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徴、商、羽、...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中国五声调式是哪五个”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

五声调式是什么意思吖?(中国的五声调式是民族调式,除了中国的以外其他国家全是七声调式吗?)

五声调式是什么意思吖?

民族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的。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徴、商、羽、角。

五声调式的特点是:

1.缺少半音和三整音这类音程的尖锐倾向,宫角之间形成五声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小六度)。

2.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律进行中的基础音调。

五声调式有五种:以宫为主音的叫宫调式。以角为主音的叫角调式,其它的依次类推。

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

在单声部及多声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稳定与不稳定是有所不同的。

在多声部音乐中,五声调式音级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调式和声音的配置。同一调式由于和声配置的手法不同,其稳定音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多声部音乐中,必须对声的配置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明确哪些音级是稳定的。

在单声部音乐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1级,第4级或第5级音。第1级是主音。最为稳定。第4、第5级与主音成四、五度关系,稳定性较差,但对主音有着较大的支持力。

因为五声调式起源于中华民族,因此我们通常也称作“民族五声调式”。 “民族五声调式”就是这样得来的。

“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但是这“宫商角徵羽”的名称是何时形成的呢?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那么,“宫商角徵羽”这五个名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有多种说法了。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代的天文学,即是从二十八个星宿的名称而来的,如“宫”来自二十八星宿环绕的中心——中宫,其他四音来自不同的星宿名称,这是“天文说”;而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人驯养的畜禽,说“牛、马、雉、猪、羊”五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和“宫、商、角、徵、羽”近似,这是“畜禽说”;有的研究者说:它们来源于古代氏族的图腾,这是“图腾说”;而在古代的音乐著作《乐记》中的说法则为: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说宫音代表国君,商音代表万民……这是“君臣说”。不论是“天文说”、“畜禽说”、“图腾说”或“君臣说”,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给音乐涂上了一层或神秘、或朴素、或带有封建主义伦理观念的色彩,表达了中国先民的不同的音乐观念。

五声调式和四声调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五声调式和四声调式都是音阶的一种,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音阶元素:五声调式包含五个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以这五个音为基础的调式叫做五声调式。而四声调式则包含四个音,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2. 音乐表现:五声调式在音乐表现上具有和谐、平稳的特点,适合表达朴素、平和的音乐情绪。而四声调式在语言表现上具有抑扬顿挫的特点,适合表达强烈、激动的情感。

3. 应用领域:五声调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民族音乐和器乐演奏中。四声调式则主要应用于现代汉语语音的朗读和歌曲的演唱中。

总的来说,五声调式和四声调式都是音阶的一种,它们在音阶元素、音乐表现和应用领域上存在差异。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音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音乐创作和表现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音调怎么表示

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123561(基本调式)

六声调式:加清角(4)或者变宫(7)音阶1234561或者1235671

七声调式:雅乐:加变徵(升4)还有变宫(7)音阶123#45671

清乐:加清角和变宫音阶12345671

燕乐:加清角和润(b7)音阶123456b71

所有的调式都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变化的。

古之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都有相对应之物,“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后人的论述中更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春、夏、秋、冬、中五时,金、木、水、火、土五行都一一对应,并作了精辟的论述。先从宫说起,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东汉大经学家王肃曰:“居中总四方;”唐司马贞《史记索引》说:“居中总四方,宫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重而尊,故为君。”张守节《史记正义》曰:“宫属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关于商,王肃曰:“秋义断。”司马贞曰:“商是金,金为决断,臣事也。弦用七十二丝,次宫,如臣次君也。”关于角,王肃曰:“春物并生,各以区别,民之象也。”司马贞曰:“弦用六十四丝,声居宫羽之中,比君为劣,比物为优,故云清浊中,人之象也。” 张守节《史记正义》曰:“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关于徵,王肃曰:“夏物盛,故事多。”司马贞曰:“徵属夏,夏时生长,万物皆成形体,事亦有体,故配事。弦用五十四丝。” 张守节《史记正义》曰:“征属火,以其征清,事之象也。”关于羽,王肃曰:“冬物聚”,司马贞曰:“羽为水,最清,物之象。”王肃又云:“冬物聚,故为物,弦用四十八丝。”张守节《史记正义》云:“君、臣、民、事、物五者各得其用,不相坏乱,则五音之响无獘败也。”五音之中充分体现了君臣的尊卑之别。

中国的五声调式是民族调式,除了中国的以外其他国家全是七声调式吗?

外国统称西洋调式 。 中国民族调式:我国的民族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用五个汉字分别代表调式的名称。即:宫、商、角、徵、羽。其音程关系分别为: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如果以宫为主音,按次序排列,即为宫调式音阶。又如以角为主音,按次序排列,即为角调式音阶。依此类推,我国的民族调式可分为五种。(另外,还有两种民族调式为:燕乐和雅乐,所不同的是,两者排列仍然像是自然大调,但前者降低七级,后者则升高四级。我国的民族调式:清乐,与自然大调相同。) 中国民族调式乐曲,通常使用的和弦,如:SUS2、SUS4、SUS2-6…等。 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决音)、徵(读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ti)”两个音阶的。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稀”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五音”:唇、舌、齿、鼻、喉(张炎《词源》) "五声”:宫、商、角、徵、羽(《周礼·春官》) 或认为“五声“指阳平、阴平、上、去、入(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 按:这两种观点其实是一致的。因为古代的五声音阶名和平仄四声是相同的,所谓”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文镜秘府论》引元兢语) 乐律上的“五声”就是“五音”。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中,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商、角、徵、羽也可作为第一级音。如以宫作为第一级音,则五声音阶为:宫、商、角、徵、羽;如以徵为第一级音,五声音阶则为:徵(低音5)、羽(低音6)、宫、商、角。 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调式就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为音阶起点的是商调,商为主音,其余类推。这样,五声音阶就可以有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式。同样,七声音阶也可以有七种主音不同的调式。 古乐调分为宫(C)、商(D)、角(E)、变徵(F)、徵(G)、羽(A)、变宫(B)七种。变徵相当于现代西洋乐的F调,声调悲凉。羽声相当于现代西洋乐中的A调,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如《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

五声调式是什么意思吖?(中国的五声调式是民族调式,除了中国的以外其他国家全是七声调式吗?)

今天关于“中国五声调式是哪五个”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