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费发放标准2022(防暑降温费计入工资总额吗)
在南昌,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9月,为期4个月,随同工资一起实行按月发放。标准是每人每天10元,即每人每月300元。此外,南昌市政府要求户外作业的,尤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关于降温费几月到几月 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降温费几月到几月 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降温费发放标准2022
在南昌,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9月,为期4个月,随同工资一起实行按月发放。标准是每人每天10元,即每人每月300元。此外,南昌市政府要求户外作业的,尤其是户外建筑施工在最高气温达到40度以上要停工,在37度以上午间室外施工暂配闭停,而且要为一线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提供充足的茶水等防暑降温用品和急救药品。
1、用人单位选择按月发放高温津贴的,每年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间为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劳动者高温津贴标准每人每月由原来的24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室内非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月由原来的16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
2、用人单位选择按照劳动者实际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计发高温津贴的,全年当中凡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培凳裂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按照每人每天不低于20元的标准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其中,非全日制用工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每人每小时不低于3元的标准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清凉饮料不能充抵高温津贴
按照规定,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清凉饮料。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提供的清凉饮料不能充抵高温津贴。
另外,按照《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发放高温津贴,并在工资清单中列明具体项目及数额,并应保存高温津贴的发放记录至少二年。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情况以及高温津贴发放情况,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谨防高温津贴发放三种误区
近年来,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专项督查发现,用人单位发放高温津贴,常进入3种误区。
第一种情况是,用绿豆汤等实物冲抵高温津贴。
比如,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冰糖、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品,标准是每人每天10元,即每人每月300元,看起来超过240元标准了。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明确,按照规定,企业应为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足够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防暑降温饮料等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第二种情况是,认为职工少数时间在高温下工作,故不发高温津贴。
比如,企业巡检工,大多时候在空调房里工作,只有少数时候才到高温环境中巡检。企业因此认为,公司巡检工不享受高温津贴。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明确,企业的这种做法也不对。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高温津贴。企业应从源头上降低或消除高温危害,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企业应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企业不能完全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 33℃以下的(不含33℃),就应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第三种情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温津贴计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
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粗凳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国家规定降温费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1、江苏:如果企业安排职工在6月、7月、8月、9月这四个月安排职工在33度以上高温天气(环境)工作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的标准按照江苏省的规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2、上海: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3、河南: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业发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温津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防暑降温费是哪几个月
每年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时间为6、7、8、9月,共4个月。
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为夏季在岗的员工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发放用于防暑降温的福利。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属于两个不同的费用,所以防暑降温费不能充抵高温津贴。同时,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防暑降温费与高温津贴的区别
不同于高温津贴针对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防暑降温费针对所有夏季在岗的员工,对工作环境是否高温无特别要求。领取了防暑降温费的职工若符合条件,仍可领取高温津贴。
防暑降温费计入工资总额吗
防暑降温费属于职工薪酬,企业在高温条件下安排劳动者从事露天工作的需要发放防暑降温费,防暑降温费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要按照规定进行发放。
高温津贴是要纳入工资总额的;高温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国家规定高温费发几个月?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各地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间长短不一,正和我国各地气温差异有关。其中海南发放时间最长,发放期间为4-10月,达到7个月时间,紧随其后的为重庆市,发放期间为5-10月,为6个月时间,北方大多数省份为四个月。安徽、新疆和四川等地发放高温津贴则没有天数的限制,按照规定以当地气象台公布的气温为准,当地气温露天在35摄氏度、室内不能降低至33 摄氏度以下时,就可以发放高温津贴。
防暑降温费计入工资总额。
如果以现金方式发放防暑降温费,则当然纳入工资总额,个人需要对超标准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司对超工资总额部分也需要纳企业所得税。
但如果找一张发票,上面注明的是"防暑降温用品",报销入账后,照样以现金发给员工,财务上则有可以"劳动防护费"进行入账了,不需要交税,这就是所谓的"合理避税。当然也可以进入"福利费",作为员工福利入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法律快车提醒您,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防暑降温费发几个月
防暑降温费发4个月。
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劳动保障部门表示,高温下工作应发放高温补贴。高温补贴不得列入最低工资中。按照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的相关规定,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企业应依据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内容,视工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向职工发放高温补贴。防暑降温费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个月计发,所发防暑降温费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防暑降温费简介
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为夏季在岗的员工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发放用于防暑降温的福利。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属于两个不同的费用,所以防暑降温费不能充抵高温津贴。同时,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夏季在岗的职工人人有份,不同于高温津贴针对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防暑降温费针对所有夏季在岗的员工,对工作环境是否高温无特别要求。领取了防暑降温费的职工若符合条件,仍可领取高温津贴。国税总局表示,防暑降温费也须缴纳个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防暑降温费

好了,今天关于“降温费几月到几月 ”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降温费几月到几月 ”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