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一刻钟等于现代多少分钟?(古代计时一天几刻?)

一刻钟等于15分钟。中国古代是用一天12个时辰计时。一个时辰是八刻,所以一刻钟是十五分钟。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壳滴漏”。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

对于一点一刻是什么时间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一刻钟等于现代多少分钟?(古代计时一天几刻?)

一刻钟等于现代多少分钟?

一刻钟等于15分钟。

中国古代是用一天12个时辰计时。一个时辰是八刻,所以一刻钟是十五分钟。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壳滴漏”。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铜壶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尽。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这样,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直至清初,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代计时单位: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一柱香”的含义:

“一柱香”的时间这个概念起缘于僧人 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烧为计时方法,如僧人“打禅七”时一天要打11柱香,中间休息约20分钟。仔细想想,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了,不受白天黑夜影响,携带方便,制作简单,且能营造气氛。那时的香皆为手工制作,且有标准,一柱香燃尽约为半个时辰,即现在的一个小时。晚间打更的更夫也用香来确定时间,所以也叫“更香”。一柱香=5分钟;一盏茶=10分钟。

“刻”的含义:

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

“日”的含义:

一日有十二时辰,午夜23:00至1:00为子时;中午11:00至13:点为午时。

古代计时简介:

计时方法(记时方法)是因应安排工作、生活的需要而衍生出来的。记时方法包括日期规划和时间规划。日期规划,就是编制行事历明确日期;时间规划,就是明确日内时间的描述方法。明确日内时间的描述方法,是编制行事历的基石;同时编织行事历的方式,同样反作用于时间的规划。本词条主要讨论时间规划。历史上,中国古人的记时方法,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这里说的“时辰”,指的是时段。

十时辰制简介:

十进制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早期的历法、时间才用了十进制。阴阳五行历,属于十月太阳历;十时辰制,则是时间的十进制划分。在十时辰的使用早期,选择了若干关键性的自然现象、生物反射、生活习惯作为时间的节点,帮助人们认知时间。到后来,才逐渐转变为使用数字、或天干等代码来表述。据《隋书。天文志》,白天的五个时间节点为:朝、禺、中、晡、夕;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为:甲、乙、丙、丁、戊。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逐渐转变为夜间安全巡逻时的附加授时节点,称为五鼓、五更,一直延续到清末。

百刻制简介:

百刻制是十时辰制的进一步划分,即把十时辰进一步划分成均衡的一百刻。百刻制可能起源于商代,有出土的汉代日晷,盘面上的刻度为一百刻中可能用到的69刻。另一方面,人们对时间测量精度的要求及百刻制的提出,推动了铜壶滴漏的产生(毕竟百等分圆周,对于两千年前的古人来说,难度不小)。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十六时辰制简介:

十六时辰制是历算的副产品。中国早期的历法,从阴阳五行历转变为四时八节历,历算过程中,将一年切分为十二个月时,会出现以16为分母的分数。古代人很早就认识到,一年的长度为365又1/4天,切分为12个月,则每个月30又7/16天。十六时辰制,就是配合历算而进行的时间划分。《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记录十六时辰的十六个时间节点中的十五个: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晡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十二时辰制简介:

西周开始,中国的历法逐渐稳定了一岁十二个月的概念。以日比作岁,也采用十二时辰划分一日、并将日期切分点(换日点)固定在夜半。十二时辰的十二个时间节点(起点),为十二时。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逐渐词不达意,遂改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凌晨一点丑时、凌晨三点寅时、早晨五点卯时、上午七点辰时、上午九点巳时、中午十一点午时、下午一点未时、下午三点申时、傍晚五点酉时、晚上七点戌时、晚上九点亥时。宋代开始,中国出现了机械式司辰,通过齿轮带动转盘,带动持时辰牌的小木人出现在视野中。当时间处于两个时辰之间时,出现在视野的时辰牌与原先的表述方式不一致。于是,时间的表述方式采用两个基准:时辰牌初现、时辰牌居正位,亦即时初、时正。

时刻制、更点制简介:

时刻制是十二时和一百刻配合使用。早期的表述方法为“时x刻”,即“时后第x刻”;宋代以后为“时初x刻、时正x刻”,即“时初现后第x刻、时正位后第x刻”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一日六十的分法传入中国,与十时辰制配合使用,形成了更点制。常用表述方法有x筹y点、x鼓y点、x更y点。x筹y点,反映了十时辰制在历算中比十二时辰制更便于筹算。钟鼓楼授时,通常鼓声为更、钟声为点。古代城市实行宵禁,定时开门、关门,早晨开城门时间并不是太重要,因此人们通常会注意到相当频繁的钟声;晚上关城门时间则需要关注(不注意就得睡城里大街上),因此净街鼓(起更)必然是关注焦点。注意点的差别,衍生了一个词汇“晨钟暮鼓”。

有关时间名称:

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当地时间半夜零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当地时间凌晨二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当地时间凌晨四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当地时间早晨六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当地时间上昼八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当地时间上昼十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当地时间中午十二时。中午一词,为十时辰制、十二时辰制的时间节点连用。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当地时间下昼二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当地时间下昼四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当地时间傍晚六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当地时间晚上八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当地时间晚上十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半夜0/24时为“子时”,凌晨2时为“丑时”,凌晨4时为“寅时”,早上6时为“卯时”,上午8时为“辰时”,10时为“巳时”,12时为“午时”,下午2时为“未时”,下午4时为“申时”,傍晚6时为“酉时”,晚上8时为“戌时”,晚上10时为“亥时”。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10时直杀到下午2时”。

更点:

古代把晚上戌时一刻作为一更,亥时三刻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把一夜有五更,按更击鼓报时,两更之间有五点。“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2:24左右做饭,4:48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6时整,“三更四点”相当于1:36。

刻:

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5分12秒。

在古代计时中每个时辰为两个小时! 那么一个时辰又分多少刻呢? 一刻是多少时间?

刻是用沙漏的计算,一个时辰就大约分为4.167刻,一刻是14.4分钟。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5分12秒

扩展资料

沙漏是为了避免水因气温变化而影响计时精度而设计的。其原理是通过流沙推动齿轮组﹐使指针在时刻盘上指示时刻。最早记载见于元代。

一、按计时方法分

漏壶按计时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箭漏和称漏。

箭漏:箭漏是通过水刻度来计量时间的漏壶。

二、箭漏又分两种:

一种是观测容器内的水漏泄减少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泄水型漏壶(也称沉箭漏)。

另一种是观测容器(底部无孔)内流入水增加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受水型漏壶(也称浮箭漏)。

在一些文明古国﹐如中国﹑埃及﹑巴比伦等﹐都使用过漏壶。

称漏:称漏是以滴水的重量来计量时间漏壶。

三、漏壶也叫漏刻,古代利用滴水、沙多少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

按流媒分可分水漏和沙漏。按计时方法分可分箭漏和称漏。各种漏壶漏壶因原理不同在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水漏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沙漏

时辰八刻对照表,一天24个时辰,古时一个时辰是多少刻钟,分别叫什么?

提起时辰八刻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一天24个时辰,古时一个时辰是多少刻钟,分别叫什么?另外,还有人想问古代每个时辰的八刻分别叫什么?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古代每个时辰的八刻分别叫什么?初刻。。正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一天24个时辰,古时一个时辰是多少刻钟,分别叫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辰八刻对照表

1、时辰八刻对照表:24个时辰,古时一个时辰是多少刻钟,分别叫什么?

古时一个时辰是8——8.3刻钟,每一刻钟分别叫一刻。

古代每个时辰的八刻分别叫什么?初刻。。正刻。。?

早期使用的是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起计点在日出时刻,到下一个日出前计满一百刻。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8.3刻钟。一昼夜24小时为刻,即相当于现在的分钟,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时辰上中下三刻吉凶断。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一个时辰是8刻钟。一个时辰是2小时,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十二时辰八刻吉凶详解。

“小时”一词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2、时辰八刻对照表:古代每个时辰的八刻分别叫什么?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时上起刻法吉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刻,即相当于现在的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

以上就是与一天24个时辰,古时一个时辰是多少刻钟,分别叫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一天24个时辰,古时一个时辰是多少刻钟,分别叫什么?的分享。看完时辰八刻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计时一天几刻?

五刻、六刻、七刻。八刻就像现在七点六十似的。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

一刻钟等于现代多少分钟?(古代计时一天几刻?)

好了,今天关于“一点一刻是什么时间”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一点一刻是什么时间”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