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姚姓的名人有哪些(姚姓的历史名人)
虞舜,姚崇,姚平,姚弋仲姚姓与姬姓、媙姓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是中国四大历史最长的姓之一。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
感谢大家在这个姚姓历史名人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历史上姚姓的名人有哪些
虞舜,姚崇,姚平,姚弋仲
姚姓与姬姓、媙姓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是中国四大历史最长的姓之一。
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有虞氏,名:重华)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
姚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名义上排第101位,在2007年中国百家姓氏名义上排行第51位。
百家姓姚姓的来源是什么以及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
一、出自姚姓。 源于舜帝姚重华,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姚氏正宗。
二、源于“癸”(舜之妻名),女+癸=姚。
三、春秋早期有姚国,虞舜后代,子孙以国为氏,称为姚氏。
四、源于羌族,出自后汉西羌烧当羌部首领姚弋仲。
五、源于其他少数民族改姓,如蒙古族、满族、德昂族、苗族、水族、羌族、拉祜族、彝族、土家族、壮族、白族、俄罗斯族等。
历史名人:
姚平,河东人,西汉著名学者、经学家,官至谏议上大夫,冀州刺史。
姚昙度,南齐人,画有逸才,巧变锋出,魑魅鬼神,皆为妙绝。
姚察(533—606),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历史学家。
姚最,吴兴(今浙江省)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绘画批评家。
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京兆万年人,唐朝初期史学家。
姚合(约779~约855),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
姚铉,字宝臣,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北宋进士,三次任殿中丞职。
姚云文,宋末元初知名文学家,字圣瑞,号江村,江西高安人。
姚燧,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姚绶(1422—1495),字公绶,号谷庵,明代官员、书画家。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省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姚莹(1785年~1853年1月24日),字石甫,号明叔,安徽桐城人。晚清史学家、文学家。
百家姓姚姓的来源 以及历史上的名人
姚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1、是五帝之一舜的后裔,出自妫姓。舜所属的氏族,居住虞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虞舜。后来尧接受了四岳的推举决定由舜接替自己,担任首领,并且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据《尧典》记载舜在位期间命后稷根据使节播洒钟植百谷;挖沟开渠,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他根据各人不同的才能,让他们担任不同的官职,如任命禹作司空,主管水土;任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任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任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因此舜在位期间,使上古时期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史记》对此的评价是:“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相传舜因生在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至于姚墟的确切位置,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位于今河南省范县南,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引用《括地志》的记载:“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另一种说法是位于今山东省荷泽县东北一带。
另外,据郑樵说舜“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可推断舜还姓妫,因此姚姓也出自妫姓。
2、出自子姓。据《路史》记载,春秋时的姚国是商族的后代(商族的姓是子姓),他们便以国为氏,称为姚氏。
3、其他族改为姚姓。据有关史料所载,西晋时有羌族首领姚弋仲,原是汉朝时西羌烧当氏的后裔,他们自称是帝舜的后代,因此改姓为姚。《晋书》中记载:“姚弋仲南安(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赤亭(在陇西县西)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
姚姓自诞生后至春秋期间,主要在河南发展,到晋代以前,姚姓已经发展到了山西,广西,四川等地。公元384年,姚姓建立了后秦政权,姚氏因为有了这支来自甘肃陇西一带姚姓的加入而壮大起来。后秦政权消亡后,据《晋书》记载,刘裕将姚姓“余宗迁于江南。”,因此,江南的姚姓人中有不少是这支姚姓的后裔。之后姚姓的繁衍的速度更快,播迁的范围更广,到唐代以前,就已经成为今天浙江、吴兴以及甘肃陇州一带的望族。后来吴兴的一支姚姓,迁入陕郡。唐朝以后姚氏的繁衍更加广泛,已遍及我国的大江南北。唐朝,姚姓首次进入福建。据史书记载,陈元光入闽开辟漳州时,随行人中就有姚姓人。其中,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云南的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人最多而专门设姚州。宋朝,姚姓发展到了广东。明朝初年,原籍广西的福建莆田人姚武定,姚武宽,姚武官进入海南,成为姚姓入琼始祖。江西籍姚姓中的一支也于这一时期迁入云南蒙化(现云南省巍山县),2001年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发现了一份由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亲笔题序的《姚氏族谱》,落款为“熙宁四年辛亥年,现文殿学士特进上柱国太子少师、六一居士欧阳修书”。书字后盖“六一居士”篆字方形图记。从族谱及序文中可以看出,巍山姚姓原为江西籍,他们的先祖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海内望族,这支姚姓的第二十四祖克明、克澄跟随明军进入云南后入籍蒙化(现巍山县),欧阳修真迹应为明朝初年带入云南的,成为巍山姚姓家族的祖传之宝。清朝,姚姓进入台湾并开始播迁海外。
姚姓在向南发展的同时也向北发展到了内蒙古,辽宁等地。姚姓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名人辈出,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从有历代关姚姓人的对联中便可管窥一斑。如“父子成双史 兄弟号二姚”,上联说的是隋朝散骑常侍姚察,受命修撰《陈》、《梁》两部史书,直到去世时还没有完成,他的儿子继承父志,修完二史;下联指宋代都指挥使姚麟,字君瑞,节度建雄定武军,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夸,治军严明,下属兵将都乐意为他效命。兄弟二人后来都立了大功,人称 “二姚”。 “爵封梁国 文重桐城”,上联说的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姚崇,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则天、玄宗朝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开元初年被封为梁国;下联指清代散文家姚鼐,字姬传,桐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参与了《四库全书》的修纂。主持江宁、扬州等地书院长达四十年。姚鼐工古文,与方苞等为“桐城派”代表。著有《古文辞类纂》、《惜抱轩文集》、《竺集》等。另外,谈到姚姓,腊梅和姚黄牡丹也不能不说。河南省鄢陵县的蜡梅在中国最为著名,县城西的姚家村 ,家家户户,房前宅后,遍植蜡梅,历来享有“姚家黄梅冠天下”的盛誉。牡丹花中的名品——姚黄是一个古老品种,据说起源于宋朝一姚姓庭院,被誉为花王。
姚姓历史上的名人
1姚范: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乾隆进士,任三礼馆纂修,
其学深究遗经,综括精粹。
2姚鼐:姚范的侄子,与方苞、刘大槐创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
——桐城派,曾参加过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其治学以经为主,
兼及子、史、诗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3姚文田:清学者。字秋农,浙江归安人,嘉庆进士,官礼部尚
书。治学宗宋儒,亦取汉学之长。
4姚广孝:明代苏州长州人,初为燕王心腹,朱隶夺取帝位后拜太
子少师。曾参与修纂《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等宏大工作。
5姚长子:明朝浙江会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进入县境,逼迫
他作向导。他把敌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坛,并于事先密秘吩咐乡亲
撤桥,断其后路。倭寇中计,遂为明军所围歼。而姚长子因此殉难。
事后,被乡人尊为英雄。
6姚绶:画家,嘉善人,曾官至监察御史,江西永宁面府。
7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将。
8姚思廉:唐初史学家,江苏吴兴人,后迁入关中,为今天的陕
西西安市人。编纂有《梁书》50卷、《陈书》30卷。他的孙子姚寿博
涉经史,育才辩,武后时他任地官尚书,姚寿弟姚班自幼聪明好学,
官至户部尚书,亦善经史,撰有《汉书绍卷》40卷。
9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
。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则天、玄宗朝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
后来宋景继他为相,史称“姚宋”。姚宋曾孙姚合,元和进士,官终
秘书监。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他开创的诗体也称武功体。
姚崇玄孙姚瑁,长庆进士,湖、常二州刺史。
10姚戈仲:西晋永嘉年间人,一个羌族部落的首领,他率领他的
部落从赤亭迁到榆眉,后赵时被徙关中。公元323年被任为西羌大都
督,率羌众数万居于清河。公元352年他的五儿子姚襄率领部众返回
关中,在三原被杀。姚襄弟趁淝水之乱攻入长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
后秦。建都于今陕西西安西北。
11姚铉:(968-1020) 宋庐州合肥人,字宝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善文辞,藏书颇富。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纂集唐代文章为《唐文粹》百卷,去取谨严。与柳开、穆修等开宋代古文运动之先声。
12姚孳:宋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宁九年进士。哲宗元佑中补武陵墓令,讯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资修孔子庙,督课诸士,奏课为天下第一。以荐除提举成都府常平等事。后由江东副曹除知夔州,兴学劝农,有古循吏风。有《桃花源集》。
13姚文林:(1897-1980) 河北青县人。字南枝。化学家。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康乃基工学院。1928年回国,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九.一八”后转任河北省立工学院化学制造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时期,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专员。1948年到台湾,接任台湾碱业公司总经理,后专任董事长。病逝于台北。著有《电石分析法》等
姚姓的历史名人
姚姓的历史名人有:姚平,姚昙度,姚僧垣,姚察,姚最。
1、姚平
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和学者,同时也是吴兴姚氏定基之祖,是中华始祖圣君天子舜帝第69世嫡长孙。
2、姚昙度
南朝齐时期的画家,擅长绮罗屏帐。姓尹的历史著名人物。
3、姚僧垣
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生前曾经担任过南朝梁宫廷的御医,后来受到战争影响而被北周朝廷招募,著有《集验方》12卷、《行记》3卷行于世。
4、姚察
南朝历史学,出生于吴兴武康,即现在大多浙江德清,是姚僧垣的儿子,曾经是太子的陪读,主要作品有《汉书训纂》《文集》《说林》《传国玺》《西聘道里记》等。
5、姚最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绘画批评家,出生于吴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主要活跃在公元六世纪中期,是南北朝时期主要画学论著之一,代表作有《续画品录》等,对后世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
姚姓有什么来历和名人吗?
姚姓的历史:先秦时期,姚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甘肃、河南、山东地区。秦汉两晋时,姚姓正支迁吴兴郡,其余迁到北方各地、东南各省,西北羌族姚姓的兴起和进入中原,大大扩增了姚姓人群的数量,同时甘肃和青海地区的姚姓南下四川和西南地区。《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姚姓的现状: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7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若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姚氏族人包括在内,姚氏族人的杰出人物就数也数不清了, 是最为显赫的姓氏之一。 表面上姚姓人数排名在几十位,实际上再包括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姚氏族人在内,就大大超过李、张、刘等中华名义大姓。?
姚姓的名人:
1、姚重华,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建立虞国,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2、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京兆万年人,唐朝初期史学家。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
3、姚察(533—606),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历史学家。
姓姚的名人
在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姚氏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和名人。姓姚的人才很多,那么具体有哪些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此刻拥有什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姚的名人资料。
姚苌:后秦武帝赵迪,南安赤亭人,本名毛静,阿强人。他是384-393年秦朝政权的开国君主。姚苌是羌族首领姚的第24个儿子,姚苌的哥哥。
姚兴:后秦皇帝桓温,出生于赤亭,姓名略,羌族,后秦武帝赵迪姚昌长子。
姚忠:西晋永嘉人,阿强部落首领。他带领他的部落从赤亭到于梅,并在后赵时期迁至关中。
姚崇,本名袁崇,陕州石霞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漳州刺史姚懿之子。与方、杜如晦、宋静并称为唐代四贤。
姚,元末明初政治家、僧人,吴兴著名汉族,元末明初政治家、诗人。明朝皇帝朱迪是王艳时代的谋士,也是荆南战争的主要策划者。
姚思廉,初唐历史学家,江苏吴兴人,后迁居关中,今陕西Xi安人。《梁书》有50册,《陈书》有30册。
姚明达,江西兴国县人。清华大学毕业,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目录学家,史学奠基人。
姚姓出现过哪些名人?有哪些名人叫姚?这篇文章是关于那些叫姚的名人能做些什么。不知道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好了,今天关于姚姓历史名人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姚姓历史名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姚姓历史名人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