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贴对联的顺序?(对联左右联怎么分?)

一、关于对联的贴法:1、按照传统习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面对大门分左右)。因为古人的书写习惯是右起竖写,且以右为上;况且横批也是从右向左写(比如:横批...

作为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顺序话题的专家,我对这个问题集合感到非常兴奋。我会按顺序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以便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贴对联的顺序?(对联左右联怎么分?)

贴对联的顺序?

一、关于对联的贴法:

1、按照传统习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面对大门分左右)。因为古人的书写习惯是右起竖写,且以右为上;况且横批也是从右向左写(比如:横批是“辞旧迎新”,写成“新迎旧辞”)。

2、看横批的写法:现代人的书写和阅读顺序,大都是从左到右(与古人相反),但是,对联的书写习惯仍然是右起竖写,只是横批常常是 从左向右 写了。因此,现在贴春联,要根据横批的写法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横批如果是从右向左写的(如:横批是“辞旧迎新”,写成“新迎旧辞”),那就还按照传统习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二是如果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如:横批写成“辞旧迎新”),那就按照现在的阅读习惯,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

二、关于春联上下联的区分:

1、用平仄的方法来区分上下联:《联律通则》要求: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也就是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声调是上声、去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声调是阴平、阳平)的是下联。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庆”是仄声,“春”是平声。

如果上下联尾字同平或同仄,或者不懂平仄,怎么办呢?

2、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政策英明方向正;城乡富裕画图新。——因为只有“政策英明”这个“因”,才会有“城乡富裕”这个“果”。

3、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绽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4、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对联左右联怎么分?

要看横批的书写顺序,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的,左边是下联。反之,如果横批是从左向右顺序书写的,左边是上联。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也称楹联或对子。它有上下联之分,面对大门时,张贴在右边的为上联,张贴在左边的为下联,居中张贴的叫横批。而对联左右的区分,主要从音调平仄、内容因果、时间先后、空间大小和语言习惯等五大方面去分辨。

上联下联的区分方法:

1、按字调平仄分。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就会感到非常别扭。

2、按左右方位分。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按时序先后分。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4、按语言习惯分。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按因果关系分。就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6、按场面范围分。在时间、空间、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

贴对联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贴对联,古人书写习惯是右起竖写,且以右为上,也就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一般情况下,对联要求“仄起平收”:仄(声调第三声、第四声)起,平(声调第一声、第二声)收,也就是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

一、是看谁更平(平分阴平、阳平);谁更仄(仄分上声、去声);

二、是按内容前因后果,“因”在前,“果”在后;

三、是按时间先后,一般是先说早地,后说晚的;

四、是看内容空间,一般是先说小的,后说大的,先说近的,后说远的。

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春联的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

贴对联的顺序?(对联左右联怎么分?)

好了,关于“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顺序”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顺序”,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