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吃丹药而死,为什么嘉靖能活到六十岁?(嘉靖皇帝的继任者是谁)

嘉靖帝在吃丹药情况下,还能够活到六十岁,有三个原因存在。第一吃丹药时间较晚,且最初目的,并不是追求长生不老;第二丹药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改良了太多,毒性变得越来...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嘉靖皇帝是如何死的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嘉靖皇帝是如何死的的话题。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吃丹药而死,为什么嘉靖能活到六十岁?(嘉靖皇帝的继任者是谁)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吃丹药而死,为什么嘉靖能活到六十岁?

嘉靖帝在吃丹药情况下,还能够活到六十岁,有三个原因存在。第一吃丹药时间较晚,且最初目的,并不是追求长生不老;第二丹药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改良了太多,毒性变得越来越小;第三嘉靖帝舒适的皇帝生活,作为一名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这样情况非常罕见。

古代皇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都会迷信丹药和玄学,其结果反被丹药所害。很多皇帝在吃丹药不久后,就因为重金属中毒身亡。如果没有服用丹药,或许还能够寿终正寝。

嘉靖帝作为明朝奇葩皇帝之一,不仅吃丹药而且还活到了60岁。这对于古代皇帝而言,绝对是高寿。他能够活到60岁,离不开下面这些原因。

一、身体底子好,丹药毒性弱

嘉靖帝原本无缘帝位,只因为正德皇帝朱厚照,这位顽童皇帝没有子嗣,才让朱厚熜捡了一个皇帝位。在朱厚熜继位时候,已经有16岁年龄,当他正式开始服用丹药时候,年龄已经到了26岁。

起初服用丹药,只是为了解决没有子嗣这一问题。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而嘉靖所服用丹药,经过了无数皇帝?试药?,其毒性已经大大降低,对身体伤害也就减弱了很多。

二、生活舒适安逸,没有?工作?压力

古时候的皇帝,除了忙于后宫生活外,还会忙于朝中政务,这些繁杂事情,让皇帝精疲力竭。为了让自己精力充沛,也为了能够延年益寿,皇帝才会吃丹药。

嘉靖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也全然不理朝政,这样就避免了政务带来的烦劳。让身体得到了很好的保养,身心愉悦也是健康长寿秘诀。

因此嘉靖皇帝吃丹药,还能够活60岁,除了丹药毒性弱,掺了大量名贵中药外,还因为嘉靖帝生活怡然自得,身体处于最优状态。

明世宗为何险被宫女勒死 这是怎么回事

明世宗为何险被宫女勒死

明嘉靖二十一年,大明皇宫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刺杀事件,嘉靖差点被几个宫女用绳子勒死,史称“壬寅宫变”。

朱厚剧照

这一年十月的一个深夜,嘉靖正躺在自己的爱妃端妃的寝宫之中,正在做着美梦的他突然被一根绳子勒住了脖子,所幸的是那些刺客没有什么经验,将绳头打成了死结,他才逃过了这一劫。行刺的那些人是以杨金英为首的端妃宫中的十几个宫女。嘉靖皇帝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使得这些平凡的宫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都要杀掉他呢?

这要从嘉靖皇帝开始迷恋长生不老术开始说起,由于他吃那些所谓的丹药,使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旁边的宫女稍有不慎都会引来杀身之祸,几年的时间已经有几百个宫女丢掉了性命。

另外,嘉靖皇帝吃的那些丹药之中多有壮阳的作用,再加上嘉靖皇帝又是一个好色之人。在后宫之中荒*无度的他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最后,那些壮阳药对他的效果越来越低,嘉靖帝为了寻欢作乐开始服用 *** ,旁边的宫女也遭到了他的摧残。

杨金英是嘉靖宠妃端妃宫中的宫女,由于嘉靖宠幸端妃,经常来到她的寝宫之中寻欢作乐,身为端妃旁边的宫女,杨金英他们经常提心吊胆的,遭受打骂已是最轻的惩罚了。

最后,杨金英联合宫中的十几个宫女,准备在夜晚用绳子勒死嘉靖,但由于慌乱之中将绳头打成了死结,才使得刺杀没有成功,事后这些宫女全部被株连九族。

明世宗为什么二十多年不上朝

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壬寅宫变”,嘉靖险些被宫女给勒死,此后,他就开始隐居西苑。朝廷之中严嵩主政,嘉靖皇帝这一隐居就隐了整整二十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将自己的国家放心的交给一个大臣呢?

严嵩剧照

一是嘉靖皇帝心计过人,他在位期间,所有的大臣见到他都是恭敬有加,那是一种从心里流露出的畏惧。当嘉靖得到皇位继承的消息的时候,在来人的带领下来到皇宫前,他没有去走别人引领的那条皇子进宫的道路,而是坚持走皇帝专用的御道。当时,他的解释是“你们是请我来继承帝位,不是让我来做一个小小的皇子的”,那时他才十五岁。最后,无奈的前朝太后只得妥协,通过这件事之后,他在大臣们的心中树立了很好地威信,让大臣们知道了这个皇帝不好惹。

二是嘉靖皇帝对于手下的驾驭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他能在不上朝的二十年时间里很好地掌握朝局。嘉靖在隐居南苑的二十年时间里,通过东厂和锦衣卫的监视,了解了朝内大臣们的有着哪些小群体,这些小群体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矛盾,运用这些矛盾才制衡各个群体,从而使得朝廷达到一个很好地平衡点。自己不上朝的时候,大明王朝也能很好地运行,而且自己对官员又有一个很好地掌控,不用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那为什么还要去上朝,留着时间去修炼不更好。

三是中年的嘉靖沉溺于修道,迷恋那些长生不老之术。对于道家的丹药和一些长生不老学说非常的推崇,自己不在的时候,国家安稳发展,上不上朝也没有什么区别,多花一点时间在修炼上,那多好。

明世宗有几个儿子

明世宗共有八子五女,子嗣不算多的,但也不少了。但是奇怪的是他的八个儿子中大多死的非常的早,只有三、四子活的时间比较长,其中只有三子拥有自己的子嗣,四子在嘉靖去世前一年去世,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嘉靖剧照

嘉靖皇帝的长子朱载基,出生两个月就因为不明原因夭折。次子朱载壑,年少时候就有才,嘉靖十八年被封为太子,在位期间,曾上奏大赦天下,将牢中的犯人集中迁到一个地方安居,此举得到民众的支持,在百姓之间有着很好的名声,但可惜的是在二十岁的时候病逝。

三子朱载,在朱载壑为太子的时候被封为裕王,后来即位为帝,为明穆宗,在位六年去世,其三子朱翊钧即位,为明神宗,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穆宗由于其母的地位较低,所以得不到父亲的疼爱,再加上他的皇兄善于拉拢民心,所以,当王爷的他比较容易了解民生疾苦。后来,即位为帝的朱载大胆任用前朝不得志之人,注重民生, *** 前朝的一些冤案、错案。前期治理的都挺好的,但是老朱家所有的男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迷恋女色,明穆宗由于长期服食 *** ,纵欲过度,所以在位仅六年就去世了。

四子朱载圳,比三子只小一个月,他的二哥被立为太子之后,他就被封为景王。太子去世之后,景王和平庸的裕王不同,他对皇位素来有野心。皇帝也看出了他的野心,所以迟迟不愿立裕王为太子,怕老实的裕王被景王害死。嘉靖四十四年景王死于王府之中,没有留下子嗣,他死后嘉靖皇帝曾对大学士说:“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

嘉靖皇帝后面的四个儿子都没有活过周岁。

明世宗怎么会是明朝第一明君

明世宗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为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后世也称他为明朝第一明君,虽然他曾二十年不上朝。为什么一个二十年不曾上朝的皇帝还被称为第一明君呢?原因有二:

嘉靖剧照

一是嘉靖皇帝在位前期,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代明君的表面品质,那就是以民为本,虚心纳谏。嘉靖即位之初,推行改革,这些改革的重点就是民生,他不但推行轻徭薄赋的民生政策,还将皇室不用的土地收集整合,然后再发放给农民耕种,收取的租银也是很少的。在朝政上,他也能虚心听取朝臣的建议,对于前朝那些的奸臣,他毫不手软,全部诛杀殆尽。在对待外来入侵上,他也能做到不卑不亢,很好地抵抗了东南倭寇和西北蒙古的入侵。

二是嘉靖在后期曾有二十年不上朝,这也是后世否定他是“明朝第一明君”的有力证据。但是,嘉靖在不上朝的二十年时间里,大明朝廷非但没有陷入到混乱之中,还能够稳步的发展。朝政上,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严嵩一人专权,但是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汇集到嘉靖皇帝的面前来,由他做决定。

另外,嘉靖皇帝利用明朝最出名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西厂对各大大臣进行严密的监察,掌握大臣之间的矛盾,利用这些矛盾来平衡朝堂。严嵩把持朝政期间,嘉靖皇帝并没有在意,因为他知道严嵩只是他的传话筒,他已经全面掌控了这个人了。所以,后来严嵩犯了众怒,嘉靖皇帝只发了一道圣旨,严嵩就家破人亡,落了个孤独终老的下场。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很好地指挥着大明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在历史的海洋之中航行着,这样的一个皇帝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明朝第一明君。

明世宗朱厚

明世宗,原名朱厚,明朝第十一任皇帝,在位四十五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在位期间年号嘉靖,他是前任皇帝的堂弟,死后葬在永陵。

朱厚(陈宝国饰)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明朝的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衰退了,大明在他的治理之下,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后世又将嘉靖年称为“嘉靖中兴”。嘉靖皇帝自幼聪明,勤勉好学,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倔强任性,这个缺点一直到他死去都没有改变。

明武宗去世之后,由于没能留下自己的后代,朝中几个大臣经过商议之后,决定立当时已有贤德之名的兴王朱厚为帝。朱厚即位之后,第二年改为嘉靖元年,世称明世宗或嘉靖皇帝。

即位后的朱厚励精图治,铲除前朝奸臣,一大批的朝中蛀虫被清除。随后他又任命张璁推行改革,在皇帝的支持下,张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减轻天下赋税,整顿吏治,整合皇室用地,将一些没用的土地收归国有,再分发给普通的民众耕种,减少农民土地的租银。另外,明世宗即位之初,勤于政务,也虚心纳谏,对外任命有才能的将领清除边防祸患,对内开始进行吏治整合。

嘉靖最初的十几年,整个大明发展一片大好,有着中兴之势。但是此时的嘉靖皇帝倔强任性的性格缺点表现了出来,他开始迷恋长生不死药,并开始修习道术,每年还会花费大量的财力在那些没用的道教祭祀之上。

后来的嘉靖皇帝更是连续二十年不上朝,居住在自己的寝宫之中修炼,这导致当时的首辅严嵩专断朝政二十年。明朝周边的小国也不断地侵占大明的土地,澳门就是那时被割离出去的。

嘉靖四十五年,60岁的明世宗病逝于寝宫之中,结束了自己荒唐传奇的一生。

明代嘉靖皇帝简介 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一生简述

嘉靖皇帝简介: 明世宗朱厚骢(公元1507-1566年),明宪宗朱见深孙,明武宗朱厚照堂弟,武宗病死无子,由他继位。在位45年,因服丹药而病故,终年60岁,葬于永陵(今北京十三陵)。明世宗朱厚骢,兴献王朱佑z长子。明武宗于公元1521年3月病死后,由于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又是单传,因此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骢弟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是为明世宗皇帝。

明嘉靖帝继位之初,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使朝政为之一新,不过不久以后就爆发了“大议礼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

这两件事可是说是议礼之争的导火索,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标榜尊崇先师孔子礼教的大臣们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明世宗喘不过气来,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当时的反对大臣们称为护礼派)。

朝中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由于嘉靖皇帝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经过几回合的你来我往,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臣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给事中二十一人,御使三十人等共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哭声,喊声震天,嘉靖皇帝派人将为首的几为大臣押入监狱,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骚动,世宗皇帝杀心顿起,将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一时间锦衣卫从四面八方围来,左顺门前血迹斑斑。

左顺门事件以皇帝的胜利,护礼诸臣的失败告终,嘉靖皇帝终于如愿地将父亲追尊为明睿宗,并将神主入太庙,跻在武宗朱厚照之上。这次事件致使许多正直的大臣或死或引退,而佞臣却乘机窃取了朝政大权,使弊政重兴。通过这件事,嘉靖皇帝不仅实现了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的愿望,而且树立了新皇的威信,开始了他的专制统治。

嘉靖皇帝非常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术,一心求长生不老,他到处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宰相,当时民间就有“青词宰相”的说法。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善于写青词,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思,因此尽管嘉靖皇帝对严嵩的贪赃枉法了然于心,可就是不舍得处理他,由严嵩主持朝政,自己则深居皇宫专心于成仙修道。在他在位的45年间,由严嵩擅权达17年之久。严嵩立朋党,除异己,造成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明中叶,蒙古鞑靼部兴起,统一了蒙古各部。至俺答汗时势力强盛。屡次率军骚扰内地,当时明朝边将为保官升职,将诸边军粮大半贿赂了当朝严嵩。以致军士饥疲,无力抵抗蒙古鞑靼部的骚扰。同时驻在边关的兵卒一方面忍受不了将领们克扣军粮,另一方面厌恶了频繁的战斗,因此经常爆发边卒的叛乱。搅的明朝的北边几乎没有安宁过。特别是大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鞑靼部俺答汗率军长驱直入北京郊区,烧杀抢掠数日,吏称“庚戌之乱”。

在东南沿海,由于权臣的误国,使得海防十分空虚,一些重要地段的士兵仅有原额的三分之一,战船十存一、二。致使日本海盗大举进犯。仅大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倭寇杀害的就有数十万人。这是东南沿海倭患最为严重的时期。虽然最后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涌现了像戚继光、于大猷等著名抗倭将领,也不能抵消嘉靖帝的过失。

而在北京深宫之内,却暴发了“壬寅宫变”。原因是嘉靖皇帝一心求长生不老,方士们告诉嘉靖皇帝用每天早上的露水炼丹效果很好,可以长生,于是,嘉靖皇帝组织了许多宫女清早为他去采露,采露工作非常辛苦,宫女们实在忍受不了,决定杀死嘉靖皇帝。公元1542年12月21日深夜,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潜入他的寝室,众人按住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这时被一个婢女发现,跑出去报告皇后,皇后马上领人来救架,嘉靖皇帝大难不死,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凌迟处死。

由于嘉靖皇帝一心求长不老术,国家兴衰得失,他全不管。有个淳安知县海瑞,刚被升任户部主事,他见嘉靖帝如此行径,就买好了自己的棺木,诀别妻儿,遣散家僮,写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上疏死谏,嘉靖执迷不悟,仍将海端逮捕入狱。

由于长期服用丹药,嘉靖皇帝不光身体越来越差,而且脾气越来越坏,许多大臣动辄被杀头或廷杖,人人自危。大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这位醮斋皇帝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将皇位传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裕王朱载。

大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卒,谥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庙号世宗。葬北京昌平永陵。

嘉靖皇帝的继任者是谁

嘉靖帝朱厚熜崩,朱载垕登基后,年号隆庆。嘉靖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年号嘉靖。嘉靖皇帝死后是明穆宗朱载重继位。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朱厚熜崩,朱载垕登基后,年号隆庆。

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hòu)(1566年12月2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生于嘉靖十六年明穆朱载垕宗朱载垕(1537年),因生母杜康妃未能得到宠爱,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为裕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出居裕王邸,开始了独立生活。

在裕王邸13年的生活,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特别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内忧外患使他更加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6年12月14日),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次子。因张皇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明神宗),年号嘉靖,与杨廷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

明世宗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发生“壬寅宫变”,便不再理政。

1565年方士王金等伪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制长生妙药献明世宗。1566年明世宗驾崩,终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即明世宗,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做了很多大事,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后期虽然好道教,然而依然牢牢掌控着朝廷官吏,也可以称得上是位有作为的皇帝。嘉靖帝在位期间巩固了明代的统治,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驾崩,享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的永陵。在位时间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明神宗。

参考:百度百科“嘉靖皇帝”

明朝嘉靖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

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明世宗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农民起义。

同时蒙古鞑靼俺答汗寇边,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明世宗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于乾清宫去世,享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传位第三子裕王朱载垕。

扩展资料:

嘉靖皇帝生平大事介绍:

1、大礼仪之争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

明世宗登基不久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继嗣“要求世宗改换父母。

当时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责廷臣之非,提出了“继统”的理论。至嘉靖三年(1524年),以世宗钦定大礼而结束。

大礼议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即对明武宗遗诏如何诠释的问题。大礼议事件是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大礼议中张璁以明武宗遗诏为利器,打破了杨廷和一手操纵的廷议,并通过合理解读明武宗遗诏的文本逻辑和内容,维护了明世宗与兴献王的父子关系。

挫败了杨廷和及其依附者不顾明世宗继位的实情而强迫明世宗依照汉宋旧例改换父母的图谋,确保了明代法律的尊严和政治的秩序,并因此开创了嘉隆万大改革的新局面。

2、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又称宫女弑君,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由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帝的一次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

嘉靖帝为求长生不老,要以“吸风饮露之道”成仙。在园中可植蕉数株,每早,阔叶上必布满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觉甘甜爽口,并有延年宜寿之说。嘉靖帝为采集甘露饮用,日命宫女们凌晨即往御花园中采露,导致大量宫女因之累倒病倒。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杨金英等十数名宫女乘着嘉靖帝熟睡之际,用黄绫布把嘉靖帝的脖子套住,然后用手拉扯,企图杀死嘉靖帝。而后又因打了死结,杀不死嘉靖帝,遂又用钗、簪等物刺向嘉靖帝。?

在这时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因害怕,报告给方皇后。方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制服、并下令凌迟处死,首犯凌迟处死后诛灭九族。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之端妃,王宁嫔也一并斩首。

壬寅宫变是中国历史上一起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

谁知道嘉靖皇帝咋挂的吗?不会是被一群小姑娘弄死的吧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十四日,世宗

嘉靖皇帝 被众人从西苑抬回到宫城的乾清宫中,龙驭宾天了。据后来以徐阶为首的一批大臣们的主张,道士王金是害死世宗的罪魁祸首。世宗是不是服用王金等人所炼的丹药而死?这个问题,到隆庆三年(1569)时便模糊了。当时的大学士高拱为了报复原首辅大学士徐阶,对穆宗说:“如果要追究王金等人的罪责,就说明先皇之死是非正常死亡。先皇活了60岁,却最后留在世间一个暴死的名声,恐怕不好吧!”所以,此后对于王金等人的调查也就结束了。但是,从世宗喜欢服用丹药的特征看来,他的死,未尝不是服用丹药过量的缘故。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吃丹药而死,为什么嘉靖能活到六十岁?(嘉靖皇帝的继任者是谁)

好了,今天关于“嘉靖皇帝是如何死的”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嘉靖皇帝是如何死的”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