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汉文帝霸陵在陕西被发现,此发现有什么意义?)
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 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 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霸陵双...
霸陵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它的今日更新更是备受瞩目。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霸陵在古代是什么意思?的最新动态,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
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
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 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霸陵双重陵园、帝陵居中、外藏坑环绕的结构布局,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
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1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公布一项重要考古成果:江村大墓墓主为汉文帝刘恒。
这一成果颠覆了自元朝起700年来史学界的普遍认知,确认了汉文帝陵寝霸陵的真实位置。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推动”这项考古成果问世的,是千百年来令人不齿的一个群体:盗墓贼。
霸陵(江村大墓)所在之处及周边,近年来屡遭“土夫子”(即盗墓者)侵扰。鉴于霸陵陵区文物近年来连续被盗的严峻形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7年开始对江村大墓外藏坑、南陵外藏坑进行抢救发掘。12月14日公布的便是四年来取得的考古成果。
薄太后南陵外葬坑考古现场(摄于2020年11月)
汉文帝霸陵真实地点得以确认,与汉武帝刘彻之妃“钩弋夫人”墓被盗密不可分。“钩弋夫人”是汉武帝刘彻之妃、汉昭帝刘弗陵之母赵婕妤,其墓为汉云陵,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铁王镇大圪塔村西。
2016年7月,汉云陵遭盗扰。淳化县公安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鉴于案情重大,公安部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直接组织指挥陕西省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
警方循线追踪,从一个盗墓团伙挖出其他盗墓团伙,再扩线、扩人,历时一年多,打掉8个盗掘古墓葬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1人,侦破盗窃、盗掘、倒卖等文物案件96起,扣押涉案车辆10台,追缴文物1100余件。
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霸陵的凤凰嘴
相关裁判文书显示,这些盗墓贼所涉文保单位包括:杜陵(汉宣帝刘询墓)陪葬墓66号墓、汉云陵、江村大墓丛葬坑、甘肃镇原县殷家城乡古墓葬、甘肃武山县王家门村古墓葬、延安市宜川县丹州镇古墓葬等等。
这一系列盗墓案,涉及西安市灞桥区狄寨(江村大墓所在地)一带的,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但主要集中在2010年以后。咸阳中院“(2018)陕04刑初46号”、陕西高院“(2019)陕刑终292号”等裁判文书显示,上述系列盗墓案基本已由咸阳中院、陕西高院于2018至2020年审理,并作出相应判决。
这些盗墓贼分工明确,有提供资金者、有组织实施者、有踩点探墓者、有打洞盗墓者,还有销赃变现者,不同团伙人员既有交叉合作,也有争斗内讧。所涉文物包括陶俑、陶制动物俑、陶制编钟、石罄、青铜编钟、玉器等等。
其中,外号“孟老大”的孟经建,频繁出现在多起案件中,其不仅组织实施盗墓,还负责买赃销赃。(关于此人,详见报道《起底西北盗墓“第一人”》
咸阳中院一审查明,孟经建先后实施盗掘古墓葬四次,其中两次犯罪地点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其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作用,系主犯;其又参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四次,且数额总计达十万元以上,属于情节严重,应依法予以惩处。
2019年7月17日,咸阳中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孟经建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00万元;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4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140万元;并对其违法所得283万元(已缴纳198.95万元)予以追缴。孟经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被陕西高院驳回。
这批盗墓贼中,获刑最重的为张小彦,法院审理查明,其先后实施盗掘古墓葬八次,其中两起犯罪盗掘地点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并在一起犯罪中盗掘出珍贵文物。其系盗墓团伙主犯,又系累犯(曾因盗窃获刑五年)应当从重处罚。
最终,张小彦被判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0万元,对其违法所得482.3万元(已缴纳19.83万元)予以追缴。
此外,汉文帝刘恒母亲薄太后的陵园也曾遭盗扰。不过,该案与上述系列盗墓案无关。
薄太后南陵为图下红圈处,右上标红处为汉文帝之妻窦皇后陵,左上标红处为江村大墓(汉文帝霸陵)。
2016年9月4日至9月6日期间,肖强、刘开明、杨彬、赵朋、段肖立携带洛阳铲、探杆、钢钎、铁锨等盗墓工具,乘坐薛国强驾驶的白色金杯面包车多次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薄太后陵陵园内,由肖强、刘开明、杨彬负责实施盗掘,由赵朋、段肖立负责望风,先后从薄太后陵的丛葬坑盗掘出彩绘男立俑、彩绘女立俑等文物108件,彩绘陶俑头、彩绘跽坐俑等文物49件。
后肖强等人将上述盗掘的文物藏匿于刘琦在雁塔区某甲村租赁的民房内。9月6日21时许,刘琦在该民房内查看**的文物后与肖强、刘开明等人约定以每件3000至4000元不等的价格进行收购并将部分文物用车辆拉走。次日,刘琦将该批文物运至其位于高陵区的家中存放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事实上,在当日9月6日凌晨3时许,警方便接群众匿名电话举报,称有人在雁塔区某甲村藏匿文物。接警后,警方遂展开调查破获此案。
经西安市文物局确认,该案盗洞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薄太后陵的丛葬坑,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经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鉴定,被盗的彩绘男立俑、彩绘女立俑等汉代文物共108件,其中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103件;彩绘陶俑头、彩绘陶立俑、彩绘跽坐俑等汉代文物共49件,均为一般文物。
据秦风网发布的消息,2019年12月10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4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失职失责典型案例,其中第一个案例便是,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对西汉薄太后陵管护不力造成遗址被盗掘问题。
通报称,2014年以后,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未认真组织对其管护的西汉薄太后陵的保护工作,管护制度缺失、日常巡查草率应付、群防力量薄弱。2016年9月,薄太后陵陪葬坑被盗墓团伙盗掘。案件虽经公安机关侦破,多数文物被追回,但仍有部分文物损毁、流失。2018年11月,该管理中心所属霸陵管护部部长冯慰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过处分。2019年7月,管理中心主任王京平因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被并案处理,受到开除党籍、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2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聚焦甘肃、河南、陕西三个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记者获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线上发布会聚焦汉唐时期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汉代第三位帝王汉文帝的霸陵无疑是关注度最高的项目。在没有确认墓主人身份之前,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这处墓葬一直被称之为“江村大墓”。考古队员通过精细发掘和缜密分析,判断出“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另外两个项目分别是,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以及在甘肃武威发现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的最新研究成果。
“江村大墓”与西安市区相对位置
江村大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16年江村大墓外藏坑受到盗扰,为确认墓葬保存状态及周边文物分布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和相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地点,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对陵园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基本确认江村大墓为西汉早期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约2100米处为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考古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为霸陵的可能。江村大墓平面为“亚”字形,地表无封土,墓室边长约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发现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围有卵石铺砌的陵园设施(暂定名“石围界”),边长约390米,石围界四面正中外侧有门址,推测可能为独立的帝陵陵园(窦皇后陵也有独立的后陵陵园)。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外围发现陵园园墙遗存,推测共处同一座大陵园内,大陵园东西长约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之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霸陵双重陵园、帝陵居中、外藏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奠定了西汉中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3今天(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西安江村大墓是怎么被发现的?江村大墓没有高大封土,在考古现场,不论是在地面上平视,还是用无人机从天空上俯瞰,都看不出这里有一座大墓。它进入考古人员的视线,还要从多年前的一起盗墓案说起。
汉文帝霸陵是怎么被发现的?要从多年前的`一起盗墓案说起→
2002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次拍卖会,第一次把江村大墓推到了中国考古学家面前。6件从这里被盗出境的西汉黑陶俑出现在美国索斯比拍卖行的拍卖图录上,即将被拍卖。我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及时进行了交涉。
考古学家 焦南峰:在拍卖之前,把这6件陶俑,从拍卖的名单里拿出来了。我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我回答了索斯比拍卖行提出的11个问题,为什么说是中国的?为什么说是陕西的?为什么说是西汉的?等等类似问题。
经过多方努力,这6件陶俑于2003年回到西安。随后,相关部门对这6件陶俑的来历展开了调查,最终确定是盗墓分子从江村古墓盗掘的。
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张翔宇:当时两个盗洞,麦子一收,非常清楚,后来他们在卫星上都能看到。
2006年,在确定了这些陶俑出自江村古墓后,考古人员对这里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结果让考古人员大吃一惊,这里竟然隐藏着一座有着四条墓道的亚字型大墓。那么,这座大墓的主人又是谁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马永赢:当时有些学者就认为,可能是不是陪葬霸陵的窦太主的墓葬。窦太主实际上是窦皇后和汉文帝的女儿,地位比较高,史书明确记载说她陪葬霸陵了,当时怀疑是不是她的墓。
进一步考古勘探发现,江村大墓东西墓道总长度达250米,从墓葬形制来讲属于顶级配置,超越了公主甚至诸侯王。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马永赢:“亚”字形在古代社会实际上主要是帝王来用。墓葬边长70多米,东边墓道达100多米,除了皇帝墓之外,其他的包括诸侯王,他也就是30米到50米、60米这么一个情况。
虽然也有人猜测江村大墓有可能就是汉文帝霸陵,但自元代以来的相关记载和考证,普遍认为汉文帝霸陵在江村大墓以北两公里的凤凰嘴。没有确凿证据,谁也不敢说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
考古学家 焦南峰:我们考古有个规矩,你要有疑问,你要发表你的文章的时候,你就必须有一系列的证据。心里边想的这可能就是霸陵,实际上结论那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来证实这点。
河北霸州为何以“霸”为名?当了解这段历史后,发现真的名副其实
河北霸州的名称来源于古代,据传说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霸陵的国家,它的国都便是今天的霸州市。该国后来被赵国所灭,但霸陵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逐渐演变成了“霸州”。因此,霸州并不是指这个地方很“霸道”,而是源自历史上的一个国家名称。
霸州市是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大广佛、唐山湾、鲁山三角洲中部,北邻唐山市,南接黄骅市,东与迁安市毗邻,西靠文安县和大城县。据历史文献记载,霸州在春秋时期就有城池和人烟,是古代燕国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
这里历经秦、汉、唐、宋、元等历代政权的更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霸州市现代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尤以汽车、机械、建材等为主要支柱产业。同时,该市也以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为基础,发展起以商贸物流和旅游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
霸州市的支柱产业
1、农业方面,霸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盛产大豆、小麦、玉米、葡萄等作物,是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2、制造业方面,霸州市有着悠久的工业历史,是国家级重点冶金基地,拥有钢铁、机械、化工等多个行业。目前,钢铁和机械制造业是霸州市的主要产业之一,同时也涵盖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领域。
3、服务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霸州市的服务业也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城市规划、物流配送、旅游业等领域均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霸州市的服务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汉文帝霸陵被发现了,汉文帝霸陵是被怎么发现的?
是一群盗墓贼把西汉黑陶俑拍卖给美国索斯比拍卖行,被我国的考古学家看到,最后运送回国后确定是从江村古墓盗掘的,经过进一步的发掘,才确定是汉文帝霸陵。
众所周知江村大墓没有高大封土,在考古现场,不论是在地面上平视,还是用无人机从天空上俯瞰,都看不出这里有一座大墓。而在2002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次拍卖会,第一次把江村大墓推到了中国考古学家面前。6件从这里被盗出境的西汉黑陶俑出现在美国索斯比拍卖行的拍卖图录上,即将被拍卖。我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及时进行了交涉。经过多方努力,这6件陶俑于2003年回到西安。随后,相关部门对这6件陶俑的来历展开了调查,最终确定是盗墓分子从江村古墓盗掘的。2006年,在确定了这些陶俑出自江村古墓后,考古人员对这里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结果让考古人员大吃一惊,这里竟然隐藏着一座有着四条墓道的亚字型大墓。进一步考古勘探发现,江村大墓东西墓道总长度达250米,从墓葬形制来讲属于顶级配置,超越了公主甚至诸侯王。
亚?字形在古代社会实际上主要是帝王来用。墓葬边长70多米,东边墓道达100多米,除了皇帝墓之外,其他的包括诸侯王,他也就是30米到50米、60米。虽然也有人猜测江村大墓有可能就是汉文帝霸陵,但自元代以来的相关记载和考证,普遍认为汉文帝霸陵在江村大墓以北两公里的凤凰嘴。没有确凿证据,谁也不敢说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传统观点认为霸陵在西安市灞桥区毛窑院村东南的凤凰嘴,考古队员通过发掘和分析,判断出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江村大墓是一条有四条墓道的特大?亚?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这样一座大墓却没有任何封土。?亚?字形的墓葬形制是汉代的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使用,墓葬的规模也非常大。后来在江村大墓的四周,考古人员发现了115座外藏坑,这些外藏坑围绕着江村大墓呈放射状分布。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7年开始,考古人员对其中8座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着衣陶俑、陶器、铁器、铜器等大量汉代文物,同时还发现了?石围界?和门阙基址等陵园设施。他们在这些外藏坑中发现了明器官印,官印上的文字为?车府?中司空印?等,官印是官署权力的象征。外藏坑围着江村大墓转一圈,相当于一百多个官署机构围绕墓葬分布。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赢表示:?一百多个官署机构围绕着中间的墓,所以这个墓主只能是皇帝。?
最后考古学者在发掘之前就已经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霸陵帝陵陵址不是凤凰嘴,而是江村大墓。
汉文帝霸陵在陕西被发现,此发现有什么意义?
汉文帝的霸陵在陕西被发现,这次发现对研究古代帝王墓葬形式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汉文帝是西汉的第三位皇帝,是刘邦的亲儿子,在位期间勤政爱民,休养生息,大力发展农业,使饱经秦末战火的中原大地得到了休整,为后期开创?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期汉武帝刘彻驱逐匈奴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而且汉文帝不想因为墓葬劳民伤财,提倡薄葬。可以说汉文帝是一位爱惜百姓的好皇帝。下面就以个人观点来说一说汉文帝的霸陵在陕西具有哪些意义:
一、纠正了历史的谬误
霸陵被发现位于咸阳的白鹿原,而不是在之前公认的凤凰嘴,这是对千年霸陵误解的纠正,之所以会形成汉文帝的霸陵在凤凰嘴的谬误,是因为早在元代的书籍中就出现了错误的记载,凤凰嘴离现在的霸陵有两公里之远,后期随着明清时期皇家还在此祭祀过霸陵,也就一直形成了霸陵在凤凰嘴的错误观念。
二、为研究古代帝陵提供了参考
霸陵的发现为研究古代帝王的陵墓规制提供了参考,因为古代帝王的陵墓都是一脉相承的,而汉朝作为中国持续时间最久的大一统王国,其丧葬形式对后代有着很深的影响,通过研究霸陵的墓葬形式可以举一反三的应用到很多汉代甚至唐宋时期的墓葬规制上。
三、陪葬品对研究汉文化提供了参考
每座帝陵都会有大量的陪葬品,可以说堪比一座小型博物馆,通过对这些陪葬品的研究可以很好的了解当时的人文风情,对研究汉代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当时的历史时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你觉得汉文帝霸陵在陕西发现具有哪些历史意义呢?欢迎留言讨论。
汉文帝刘恒在驾崩后,被葬在哪里了?
汉文帝刘恒在中国的历史里,也算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刘恒他是汉高祖的中子,还是汉朝的第五位皇帝。之后汉高祖镇压陈豨叛乱的时候,刘恒就已经被封为一代地区的诸侯王。被封为诸侯王原因是,因为他待人是非常宽容的、平和的、大度的,还有他在政治方面是很低调的。再后来汉高祖去世了,吕后专权(吕后掌握朝廷军政大权)。汉高祖十一年时,刘邦亲自出征平定代地的叛乱,后来刘恒八岁时就被立为代王,并迁都于晋阳。 之后刘恒在上位的十五年里,完成了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代地于是就安定了许久。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后,诸吕就被丞相陈平和一些大臣给一网打尽了,于是代王刘恒就去都京上位称帝,也就是汉文帝。汉文帝也是因为在公元前157年得病去世了,享年只要46岁,死后葬于霸陵,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他去世之后葬于霸陵,霸陵这个名称是怎么取的?因为他的陵墓在灞河区域,并且还非常靠近灞河,因此就有了这个名称。之后来说说霸陵在什么地方,它位于西安灞桥区的白鹿原上面,当地的人们称为“凤凰嘴”。而且他的陵墓是秦汉时期唯一一座“因山为陵”的一座帝王陵,还有依山凿挖墓室,完全没有封土可以寻找。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历史岁月,地面上的建筑还依然存在,并保存完善。根据历史记载,霸陵在断崖上的凿洞中以他为玄宫,内部是以石而砌的建筑,并且还有排水系统,墓门、墓道等等都是以石片垒砌,工程也是十分浩大。
汉文帝还是一个节俭,不事奢华的人。他从一开始就不许“厚葬”,不许动用车马和兵器,治丧期尽量缩短。因为治丧的时候,百姓是禁止结婚、祭祀、饮酒等等的。所以汉文帝也是一位好皇帝,他值得被后世之人对他的尊重。
可忘自初相识地,秋风明月客鄜延是什么意思
作品名称遇罗员外衮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黄滔
作品体裁七律
作品原文编辑遇罗员外衮
灞陵桥外驻征辕,此一分飞十六年。
豸角戴时垂素发,鸡香含处隔青天。
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
可忘自初相识地,秋风明月客鄜延
词语注释编辑灞陵:古地名。本作霸陵。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汉文帝葬于此,故称。三国魏改名霸城,北周建德二年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知灞陵夜猎,犹是故时将军。”唐李白《忆秦娥》词:“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宋晁补之《永遇乐·东皋寓居》词:“只愁恐轻鞍犯夜,灞陵旧路。”清钱谦益《燕市别惠房二老》诗:“龙汉劫中期后会,灞陵回首重依然。”
征辕:远行人乘的车。唐武元衡《出塞作》诗:“边风引去骑,胡沙拂征辕。”
豸角:獬豸的角。獬豸,古代传说中神兽。生一角,能别曲直,触邪佞。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鹰韝中病下,豸角当邪触。纠谬静东周,申冤动南蜀。”明何景明《寿许司马》诗:“触邪持豸角,纠缪逆龙鳞。”
绮园:美丽的花园。唐黄滔《遇罗员外衮》诗:“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红楼梦》第七六回:“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
作者简介编辑黄滔(840~911年),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黄滔出身贫寒,志向远大。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东峰书堂(今广化寺旁)苦学,唐咸通十三年(872)北上长安求取功名,由于无人引荐屡试不第,直到唐乾宁二年(895)才考中进士。其时藩镇割据,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

好了,今天关于“霸陵在古代是什么意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霸陵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