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七夕节做什么(七夕节怎么送礼?)
南阳七夕节做什么?七夕节送什么东西好?七夕节虽是牛郎织女故事的重要日子,但七夕的主要内容并没有那么简单,乞巧和拜月才是七夕最重要的习俗,每一项都代表了当时人们勤...
南阳七夕节做什么
南阳七夕节做什么?七夕节送什么东西好?七夕节虽是牛郎织女故事的重要日子,但七夕的主要内容并没有那么简单,乞巧和拜月才是七夕最重要的习俗,每一项都代表了当时人们勤劳、朴实的愿望和观念,而在南阳七夕有着什么讲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阳七夕节做什么
拜巧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
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办或算盘子等。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守巧
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
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摸巧
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蓝内各摸一个大饺子。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现在还流传有七夕对歌的习俗。每到七夕这天,当地的少女们按村子,或按乡、县组成小组,每组七人,也可为九人、十一人,以单为巧数。
民间讲究对歌人的数量,俗语有当单不当对,当对拙一辈。人们把对歌小组分成单数,都是为了能够获巧,希望本村的对歌组能够取胜。
七夕节送什么东西好
送香囊
香囊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明郑旦《子夜歌三首》
送簪子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它常是男士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女子也经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