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明朝红丸案(问一问:红丸案)

1、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自幼不得其父喜爱,13岁才出阁读书,又长期辍读,经历坎坷。2、即位前的几十年中,他孤僻、压抑,遂沉湎酒色,恣情纵欲,这无疑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状况。3、 朱常洛即位后,颇具心计的郑...

1、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自幼不得其父喜爱,13岁才出阁读书,又长期辍读,经历坎坷。2、即位前的几十年中,他孤僻、压抑,遂沉...更多明朝红丸案内容,请持续我们的专题频道。

明朝红丸案

明朝红丸案(问一问:红丸案)

1、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自幼不得其父喜爱,13岁才出阁读书,又长期辍读,经历坎坷。

2、即位前的几十年中,他孤僻、压抑,遂沉湎酒色,恣情纵欲,这无疑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状况。

3、 朱常洛即位后,颇具心计的郑贵妃为保全自己,取悦新帝,从侍女中挑选了8名能弹会唱的美姬进献给泰昌帝。

4、郑贵妃又竭力笼络泰昌帝的宠妃李选侍,二人谋合,欲以美人计为己请封皇太后和皇后之号。

5、贪婪酒色的泰昌帝纳8姬后,本已虚弱的身体,不几日更是“圣容顿减”,“病体由是大剧”。

6、此时,司礼监秉笔、掌管御药房的原郑贵妃宫中的内医崔文升入诊帝疾,他本应用培元固本之药,却反用去热通利之药,使泰昌帝腹泻不止,委顿不堪。

7、崔文升的进药引起朝臣的惊诧。

8、舆论认为崔文升进药是受郑贵妃指使,欲置皇上于死地。

9、此后鸿胪寺丞李可灼又自称有仙丹妙药可治帝疾,对其药大臣们多不主张皇帝服用。

10、泰昌帝惧怕死亡,决计服用。

11、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进饮食,再进一丸,于次日凌晨即亡。

12、此药为红色,称“红丸”,以铅为主,以参茸为副,两丸服下,本已元气大伤的皇上元气提出,成为脱症。

13、大臣们联想到梃击案以来的风波,不禁疑窦丛生,所谓“张差之棍不灵,则投以丽色之钊;崔文升之泄不逮,则促以李可灼之丸”,这一系列事件岂非正是有目的地陷害皇帝吗!继泰昌帝而后新登极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迫于舆论压力,罢免未力阻李可灼进药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将崔文升发配南京,李可灼充军,此案草草收场。

14、但泰昌帝之死究系何因,始终未解,“红丸案”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15、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 1620年)七月,明神宗朱翊钧卒,葬于十三陵之定陵。

16、八月,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是为明光宗。

17、但光宗仅仅执政一个月,就因病服用鸿肿寺丞李可灼所进红丸而亡,史称“红丸案”。

18、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光宗病重,太监崔文升进呈泻药,光宗服后病情更为加重,一昼夜大便三四十次,廷臣纷纷指责崔文升不知医,妄进药,亦有人怀疑是神宗的郑贵妃所指使。

19、八月二十九,光宗病情更为加剧,鸿肿寺丞李可灼又进“红丸”,光宗服后于九月初一死去,朝廷内外开始议论纷纷。

20、御史王安舜首先上疏,请求重罚李可灼。

21、南京太常寺少卿曹珍,还上疏请究治崔、李奸党。

22、结果,朝廷将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发配远方充军。

23、后来,魏忠贤执政翻“红丸案”,李可灼免戍,崔文升被任命为总督漕运。

24、直到魏忠贤失势时,崔文升才被捕下狱。


明朝红丸案(问一问:红丸案)

1、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自幼不得其父喜爱,13岁才出阁读书,又长期辍读,经历坎坷。2、即位前的几十年中,他孤僻、压抑,遂沉湎酒色,恣情纵欲,这无疑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状况。3、 朱常洛即位后,颇具心计的郑
以上就是明朝红丸案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参与这个红丸案话题的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