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印刷术简介20字(问一问:印刷术简介)

1、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3、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

1、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更多印刷术简介20字内容,请持续我们的专题频道。

印刷术简介20字

印刷术简介20字(问一问:印刷术简介)

1、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3、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4、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

5、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

6、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7、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

8、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

9、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10、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1、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

12、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

13、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14、指南针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

15、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

16、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

17、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

18、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19、”“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

20、《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21、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

22、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

23、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

24、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

25、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26、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

27、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

28、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29、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印刷术简介20字(问一问:印刷术简介)

1、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3、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
以上就是印刷术简介20字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参与这个印刷术简介话题的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