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元朝惠州称什么(____时改名为惠州,惠州之名从此正式开始出现,元朝时在惠州设路,称为"____")

元朝惠州称为惠州府,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惠州辖惠城区、惠阳区、...

元朝惠州称为惠州府,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是珠江三...更多元朝惠州称什么话题,以及更多____时改名为惠州,惠州之名从此正式开始出现,元朝时在惠州设路,称为"____"的详细内容,欢迎浏览我们的专题频道。

元朝惠州称什么(____时改名为惠州,惠州之名从此正式开始出现,元朝时在惠州设路,称为

元朝惠州称什么

元朝惠州称为惠州府,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惠州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2区3县,并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惠州在古代被称作什么?

惠州古称“鹅城”。

关于惠州的信息:

1、惠州,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境内东江蜿蜒100多公里,属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惠州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惠州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2区3县,并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惠州是中国近代抗争史的前沿阵地,曾建立华南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东江纵队。

3、从唐到清末1000多年间,共有43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留下了96处遗址和2100多件文物。惠州本土孕育了叶挺、廖仲恺、邓演达、叶亚来等杰出人士;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4、惠州市两大经济支柱分别是电子、石化。截止到2017年,惠州市GDP为3830亿元,在广东省排名第五。

____时改名为惠州,惠州之名从此正式开始出现,元朝时在惠州设路,称为"____"

宋朝天禧四年(1020年)由祯州改为惠州,始有“惠州”之称。

元朝时设“惠州路”

明清时设“惠州府”

最早是隋开皇十年(590),在梌山(今中山公园)设立循州总管府,辖归善、博罗、河

源、新丰、兴宁、海丰6县。

隋大业三年(607)改龙川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兴宁5县。

唐武德五年(622)改为循州总管府,管循、潮二州、循州辖归善、博罗、罗阳、海丰、陆安、河源、石城、兴宁8县。

唐嗣圣元年(684)改为雷乡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5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为海丰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兴宁6县。

唐乾元元年(758)改为循州,辖归善、罗阳、海丰、河源、雷乡、齐昌6县。

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改为祯州、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4县。

宋天禧四年(1020)三月,避太子赵祯讳,改为惠州,自此有了“惠州”之称。

元至元十六年(1279)称惠州路,仍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4县。

洪武二年(1369)增辖龙川、长乐、兴宁、正德十三年(1518)增辖和平县,隆庆三年(1569)增辖永安县、长宁县、崇祯六年(1633)增辖连平州。

清雍正九年(1731),惠州府辖归善、剥落、海丰、河源、龙川、长乐、兴宁、和平、长宁、永安11县及连平州。雍正十一年(1733),长乐、兴宁划归嘉应州,惠州府辖9县1州,直至清末。

1936年9月,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惠城,辖惠阳、博罗飞海丰、陆丰、河源、紫金、新丰、龙门8县。1947年7月,第五专署行政督察区治所在惠城,辖惠阳、博罗、海丰、陆丰、河源、紫金、龙门7县。

1950年2月,东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在惠城,辖惠阳、增城、紫金、连平、和平、陆丰、博罗、龙门、河源、龙川、海丰、宝安、东莞、从化、五华等15 县。1952年,改专区为行政区,惠阳县(含惠城)隶属粤东行政公署(行署驻潮州)。1956年1月成立惠阳专区,专署驻惠城,辖惠阳、博罗、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海丰、陆丰、宝安、东莞、增城、龙门等13县。1959年3月撤销惠阳专区,惠阳县(含惠城)隶属广州;年底隶属佛山专区。 1963年7月恢复惠阳专区,专署驻惠城,辖惠阳、博罗、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宝安、东莞、增城、龙门等11县。1970年10月,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辖惠州市和惠阳、惠东、博罗、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宝安、东莞、增城、龙门等13县市。1983年12月,辖惠州市和惠阳、惠东、博罗、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东莞、海丰、陆丰等12县市。

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惠州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惠城区(即原县级惠州市)、惠阳

县、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陆丰划归汕尾市,河源、紫金、连平、和平、龙川划归河源市,东莞升格为地级市。

历史以来,惠城区均是府、县、专署、地区和市府所在地。

现惠城区的辖地,30年代是惠阳县的鹅岭镇、鹤峰镇、永龙乡、共和乡、四维乡,博罗县的仁爱乡;新中国成立前夕是惠阳县的府城镇、县城镇、河南岸乡、三栋乡,博罗县的汝湖乡。

1949年12月,惠城称惠州镇。1985年4月,惠州镇改惠州市(县级),同年11月复为惠州镇。

1964年11月,惠州镇再次改为惠州市(县级)。

1988年1月设立惠城区(县级),管辖范围与1987年的惠州市管辖范围相同。

广州惠州的由来?

百度一下而得到惠州的由来 “人文古邹鲁 ,山水小蓬瀛”,这是清代宋湘为丰湖书院撰写的楹联,上联以“邹鲁”之地极誉惠州文化昌盛,下联把西湖风光比作蓬莱,瀛州仙岛,以赞书院景色秀丽。十来字便将惠州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融合于一体。这也成为后人对惠州印象的写照。惠州还有一个飘逸的美名:鹅城。相传,有一位仙人骑着木鹅从北方飞来,看见惠州山清水秀,便降落西湖中不愿离去,木鹅化作一座山岭卧于湖畔,也即是现在的飞鹅岭,因此,惠州城得名“鹅城”。于是,无论是来自古人的历史沉淀还是神秘的传说,惠州总是给人美的化身。关于惠州最久远的历史,还须从考古资料中得知。史料记载新石器时代惠州一带已有人类活动。历史上的惠州有两种含义,广义是指惠州府(或称州,路,即今惠阳地区),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博罗以东的东江流域和螺河水流域以西沿海地带。狭义是单指州府治所,今天的惠州市。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江和西支江的会合点,地处珠三角洲东北,扼水陆交通要冲,是物资的集散地,古称“岭南名郡”,“粤东重镇”。惠州古为禹贡杨州南城,春秋战国时为百越之地,到秦置海郡才正式纳入版图。公元前214年,秦将所略取的南越地置郡、县,在百越一个缚娄族居住地置博罗县,设县治于梁化屯。汉武帝时,博罗县隶南海郡。南北朝梁朝改为梁化郡。隋开皇九年(589)即开城建府,梁化郡被废除,设置循州,917年即南汉乾亨元年,改循州为祯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为避仁宗赵祯讳易名为惠州,隶广南东路,并沿用至今。当时,整个惠州的经济、文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元朝时设惠州路,明清称为惠州府。经民国战乱废府,由广东省直辖。抗战开始,1937年在惠州设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惠州沦陷时,迁至河源。1949年10月,设东江公署。1953年撤专署,合汕头,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又分立惠阳专署。直到1962年,恢复惠阳专署。随着开放政策的实行,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对外开放城市。千百年来,惠州地灵人杰,物阜民丰。不仅曾出土了70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留存有春秋时期的古遗址,还有唯有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的丰湖(苏谪惠将丰湖改名为西湖),更因大文豪家的寓惠而闻名遐迩。诗人江逢辰诗曰: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此后,很多文人学士为凭吊先贤,接踵而来。明清以来,惠州人文兴盛,名家迭起。在宋代大办书院的历史潮流推动下,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惠州太守赵汝驭在惠州艮岗岭创建“聚贤堂”,纪念唐宋以来对惠州经济文化最有贡献的名儒“十二先生”,并作为讲学授课的场所。1254年,其太守刘克纲把聚贤堂改为丰湖书院。“挑选有志尚的生徒,讲学其中”。国内很多名士前来惠州兴办书院。宋代三百年间,惠州府六个县共有进士53人,明代44人,为今日的繁荣的文化积淀了厚重的基础。漫步西子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遥想苏东坡与王朝云的恩爱点滴,听街上小贩传来:“祯州梅菜”的叫卖声,似乎,年代又久远了……

惠州古称“惠阳”吗?

历史沿革

秦朝 为南海郡傅罗(或作博罗)县 东晋 为南海郡博罗、酉平、欣乐三县 南北朝 刘宋王朝--为南海郡和东官郡的博罗、酉平、安怀、欣乐四县 南齐王朝--为南海郡和东官郡的博罗、罗阳、酉平、怀安(即安怀并改为东官郡治)、欣乐(现在的罗阳镇)五县 梁、陈王朝--梁朝时设循州(今惠州,府治惠州市区),梁化郡(辖怀安、归善县--由欣乐县改,今惠阳县地),博罗、罗阳二县 隋朝 隋朝地方政区分州、县两级,后改为郡、县两级制 广东同设广州、循州两个总管府,大业年间改为南海郡、龙川郡(辖归善--郡治,现在的惠州府城、河源、博罗、兴宁、海丰五县) 唐朝 唐朝地方政区分道、州、县三级 循州,隋之龙川郡,武德五年曾改循州总管府,管循、潮二州,贞观二年废府,天宝元年改为海丰郡,乾无元年复改为循州。辖归善(州治)、博罗、河源、海丰、兴宁、雷乡(今龙川地)六县。州治现惠州府城 五代十国 南汉王朝--改循州为浈州,辖归善(州治)、海丰、博罗、河源四县,州治现惠州府城 宋朝 宋朝地方政区分路、州(府、军)、县三级 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赵祯讳,改浈州为惠州。辖归善(州治)、海丰、河源、博罗四县,州治现惠州府城 元朝 元朝地方政区分省、道、路(府、州)、县四级,小省无道 惠州路,辖归善(路治)、博罗、河源、海丰四县,路治现惠州府城 明朝 明朝地方政区分司、府(州)、县三级 惠州府,洪武元年立,由元代之惠州路、循州合成。辖归善(府治)、博罗、长宁(今兴宁)、永安(禽紫金山)、海丰、龙川、长乐(今新丰)、兴宁、连平州、河源、和平,共一州10县。府治现惠州府城 清朝 清朝地方政区分道、府(州)、县(州、厅)三级 惠州府,清初领连平州和归善、博罗、长宁、永安、海丰、龙川、长乐、兴宁、河源、和平10县。雍正九年(1731年)从海丰县分设陆丰县,十一年改长乐、兴宁二县归嘉应直妹州。共为一州9县。府治现惠州府城 民国 1912年惠州府与归善县合并改名为惠阳县 1915年--属潮循道,潮循道即为原潮州府、惠州府、嘉应直隶州,共25县,道治先设于潮州,后迁到澄海县属的汕头 1936年--改为第四行政督察区,辖惠阳(区治)、博罗、陆丰、河源、紫金、新丰、龙门、海丰8县。区治现惠州府城 1947年--改为第五专署行政督察区,辖惠阳(区治)、博罗、陆丰、河源、紫金、龙门、海丰7县。区治现惠州府城 共和国 1949年--东江专区,辖惠阳(专区驻地)、增城、紫金、连平、和平、陆丰、博罗、龙门、河源、龙川、海丰,共11县 1958年--设惠州县级市,4月设惠东县 1959年--撤销惠阳专区,并入佛山、韶关、3汕头个专区。撤销惠州市,改为惠州镇,划归惠阳县管辖,惠东县并入惠阳县;龙门县并入增城县 1963年--恢复惠阳专区,辖惠阳、博罗、宝安、东莞、增城、龙门6县 1964年--10月恢复惠州市(县级) 1970年--惠阳专区改为惠阳地区 1975年--11月,惠阳地区的增城县和龙门县划归广州市管辖 1979年--3月,原属惠阳地区的宝安县改设深圳市(地级) 1984年--惠阳地区,辖惠州市(县级)惠阳、紫金、各平、连平、河源、博罗、东莞、惠东、龙川、陆丰、海丰,共1市11县 1988年--经国务院元月7日批准,撤销惠阳地区,改称惠州市(地级),原惠州市改称惠城区。惠州市辖惠城区、惠东县、惠阳县、博罗县、龙门县,共一区4县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仲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惠阳撤县设市(县级) 2003年--惠阳撤市设区。至此惠州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惠州从什么时候叫惠州?

隋开皇十一年,岭南设有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唐代时粤东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为祯州治所,宋真宗天禧四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为“惠”。元代置惠州路,明、清为惠州府。1970年称惠阳地区(简称惠阳)。

所以是,宋真宗天禧四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为“惠”。

宋天禧四年(1020年)改称惠州

一直沿用 至今,惠州。

元朝惠州称什么(____时改名为惠州,惠州之名从此正式开始出现,元朝时在惠州设路,称为

以上介绍的就是《元朝惠州称什么(____时改名为惠州,惠州之名从此正式开始出现,元朝时在惠州设路,称为"____")》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