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袋棉花丢失讲了什么事(小马过河成语故事简短)
1、《不让一袋棉花丢失》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上校接到保护一批军用棉花的命令,几次三番拒绝前来贿赂的人,面对儿子医药费与良心的两难抉择,他毅然辞职,坚守了自己正直的本性。2、题目“不让一袋棉花丢失”是了对...
不让一袋棉花丢失讲了什么事
1、《不让一袋棉花丢失》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上校接到保护一批军用棉花的命令,几次三番拒绝前来贿赂的人,面对儿子医药费与良心的两难抉择,他毅然辞职,坚守了自己正直的本性。
2、题目“不让一袋棉花丢失”是了对上校的正直的品行的体现。
抵挡任何诱惑时,需要靠自身的什么才能做到?
1861年4月12日凌晨4时30分,伴随着萨姆特堡的隆隆炮声,蓄势已久的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战争爆发后,南方奴隶主率领的军队把萨姆特堡包围了。北方军队的一个陆军上校接到命令,让他保护军用的棉花,他接到命令后对他的长官说:“我不会让一袋棉花丢失的。”
没过多久,美国北方一家棉纺厂的代表来拜访他,说:“如果您手下留情,睁一眼闭一眼,您就将得到5000美元的酬劳。”
上校痛骂了那个人,把厂长和他的随从赶出去,说:“你们怎么想出这么卑鄙的想法?前方的战士正在为你们拼命,为你们流血,你们却想拿走他们的生活必需品。赶快给我走开,不然我就要开枪了。”
可是由于战争的爆发,南方农场主的棉花运不到北方,又有一些需要棉花的北方人来拜访他,并且许诺给他1万美元作为酬劳。
上校的儿子最近生了重病,已经花掉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就在刚才他还收到妻子发来的电报,说家里已经快没钱付医疗费了,请他想想办法。上校知道这1万美元对于他来说就是儿子的生命,有了钱儿子就有救,可他还是像上次一样把那个贿赂他的人赶走了。因为他已经向上司保证过:“不会让一袋棉花丢失。”
又过不久,第三拨人来了,这次给他的酬劳是2万美元。上校这一次没有骂他们,很平静地说:“我的儿子正在发烧,烧得耳朵听不见了,我很想收这笔钱。但是我的良心告诉我,我不能收这笔钱,不能为了我的儿子害得十几万士兵在寒冷的冬天没有棉衣穿,没有被子盖。”
那些来贿赂他的人听了,对上校的品格非常敬佩,他们很惭愧地离开了上校的办公室。
后来,上校找到他的上司,对上司说:“我知道我应该遵守诺言,可是我儿子的病很需要钱,我现在的职位又受到很多诱惑,我怕我有一天把持不住自己,收了别人的钱。所以我请求辞职,请您派一个不急需钱的人来做这项工作。”
他的上司非常赞赏他诚实正直的品性。最终他的上司批准了他的辞职申请,并且帮助他筹措了资金来支付医药费。
不让一袋棉花丢失,这是一个军人的承诺,也是一个人的尊严。
面对各种的诱惑,尤其在自己其实十分需要的情况下仍能顶住诱惑,只有靠一个人自身的诚信品质才能做到。正像哈佛人生哲学中所言:“一诺千金,诚信无价。”无价的诚信所体现的是极有价值的人生品格。
诚信的品质是人一生都值得珍惜的财富,只有诚信才能换来别人的尊敬,而出卖了诚信的人就是出卖了自己。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百年哈佛》
小马过河成语故事简短?
① 小马过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马要到河对面去,松鼠过来说,可千万别过河,河水太深了,进去就会淹死,牛却说没事儿,河水很浅,还没有没腰呢。这匹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家问妈妈如何是好,妈妈说让小马自己试试就知道了。小马一试才知道,水既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也没有牛说的那么浅,自己轻松地就能渡过。
自身独立是生物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生物成长的内在必然要求。然而,成长须经历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双重转型,小马正处于全面成长的前夜,小马独立做事就是独立做人的前提,对于小马来说,渡过小河就是克服成长中的困难和障碍,就是实现彻底独立的前夜,智慧的思考和勇敢的实践。
(1)小马过河成语故事简短扩展阅读
《小马过河》的作者简介
《小马过河》是浙江瑞安中小学教师彭文席先生创作的寓言故事,原载于1955年11月《新少年报》。
彭文席,1946年毕业于瑞安中学后,长期当中小学教师。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理事。50年代起发表文学作品。 2009年5月27日,著名寓言故事《小马过河》作者、瑞安乡村作家、老教师彭文席去世,享年85岁。
主要作品还有寓言《云》《罂粟花》《牛虻牛虱》《母鸭生蛋》《猩猩看“子孙”》等其作品《牛虻和牛虱》获全国寓言学会金光寓言奖。《小马过河》出版过十二种外文译本,并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是中国经典寓言故事,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② 用一句成语慨括小马过河的故事
以身试验。
③ 听故事编一段话,听的故事有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小马过河等编一段话
1.从前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日本人叫小马过河,外号叫画蛇添足,笔名叫守株待兔.
2.日本人专小马过河属给守株待兔讲了个成语故事,叫守株待兔.
3.守株待兔骑着小马过河去看画蛇添足.
4.从前从前有个人听了三个故事,分别是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和小马过河.要我帮忙编一段话.
5.你这样钓鱼不上饵是不行的,跟守株待兔有什么区别?我忍不住对小马过河说到.我上面已经有鱼钩了,在上鱼饵那不就是画蛇添足吗
2.
④ 小马过河主要内容20字
小马第一次过河驮着一袋盐,过河时不小心滑倒了,盐在水里溶解了,变轻了。第二次过河驮着一袋棉花,它想起上次滑倒,驮的东西变轻了,于是这次它故意又滑倒,可棉花吸水变重在河里淹死了。
⑤ 小马过河故事大体内容
小马过河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十分美丽的小河边。除了妈妈过河给河对岸的村子送粮
食的时候,他总是跟随在妈妈的身边寸步不离。
他过的很快乐,时光飞快地过去了。
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
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
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
淌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犹豫中的小马一抬头,看见了正在不远处吃草的牛伯
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里的水深不深呀?”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马高兴地跑回
河边准备淌过河去。他刚一迈腿,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
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小松鼠翘着她的漂亮的尾巴,睁者圆圆的眼睛,很认真地说:“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小马一听没主意了。
马妈妈老远地就看见小马低着头驮着粮食又回来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
去问小马。小马哭着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安慰小马说:“没关系,咱们
一起去看看吧。”
小马和妈妈又一次来到河边,妈妈这回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
试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
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⑥ 小马过河的故事
《小马过河》故事内容: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
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6)小马过河成语故事简短扩展阅读
1、《小马过河》创作背景
彭文席的《小马过河》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担任代课老师的他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于是他用了一个晚上时间写出《小马过溪》,在寄给《新少年报》后被修改成《小马过河》。1957年,北京市将《小马过河》选入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继而各地的教材也陆续选用。
虽然《小马过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由于家庭原因,很少有人知道《小马过河》的作者是谁。组委会大费周折,才在瑞安的田间地头找到在农村当代课教师的作者彭文席。第二年彭文席的身份才从代课老师转为正式教师。
2、《小马过河》作者介绍
彭文席,1946年毕业于瑞安中学后,长期当中小学教师。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理事。50年代起发表文学作品。 2009年5月27日,著名寓言故事《小马过河》作者、瑞安乡村作家、老教师彭文席去世,享年85岁。寓言《小马过河》从1957年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至今,承载了人们半个多世纪的记忆。
《小马过河》从1957年被入选北京市所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后,一直被选入全国教材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受影响的人不计其数。自从知道了彭文席就是《小马过河》的作者,他坐在家中便不断收到《小马过河》的稿费单,平均一年有十几张。它还被翻译成英、法、日等14种文字。
“河水既不像小松鼠说的那么深,也不像老牛伯伯说的那么浅”,这是小马在亲身实践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小马的妈妈鼓励小马独立思考,勇于实践,这也恰恰契合了温州人敢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温州乃至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
⑦ 小马过河的故事书有那些好词佳句
类似这样的好抄词佳句在作业帮上面可以找到很多。
(7)小马过河成语故事简短扩展阅读: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文)。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
⑧ 幼儿简短小故事20字
答:1、小兔子找太阳
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便要去找太阳。
它来到屋子里,提着两盏红红的、圆圆的灯笼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阳吗?”
妈妈说:“不,这是两盏红灯笼,太阳在屋子外面呢!”
小兔子来到菜园子里,看见三个红红的、圆圆的萝卜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阳吗?”
妈妈说:“不,这是三个红萝卜,太阳在天上呢!”
小兔子抬起头,看见天上飘着红红的、圆圆的气球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阳吗?”
妈妈说:“不,这是红气球·······”
小兔子焦急地喊:“真急人,太阳到底在哪儿呢?”
妈妈说:“瞧,太阳只有一个,还会发光呢!”
小兔子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抬起头,大声叫:“妈妈,我找到了,太阳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2、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以上介绍的就是《不让一袋棉花丢失讲了什么事(小马过河成语故事简短)》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