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如何穿出国际范(旗袍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服装)
传统服饰汉服这样穿出国际范。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服的功能性已经不能发挥主流作用,已经不像现在简单的服装那么方便了,基本上没有人会...
传统服饰如何穿出国际范
传统服饰汉服这样穿出国际范。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服的功能性已经不能发挥主流作用,已经不像现在简单的服装那么方便了,基本上没有人会穿汉服。根据旗袍的长短选择适合的装饰穿出国际范打的大底鞋,以及打的中筒鞋。都有个共同的优点就是无论长短,脚踝部分线条都比较修长。旗袍裙长一般在长过膝盖以上,那么裤子的腿部线条修长度都不会太高,中筒鞋一般都可以找到,大部分的旗袍也都会配较长的中筒鞋,并不是专门配几条纱线的大靴子,但是大部分裙子,脚踝都会高于臀部。旗袍里面有叠加的旗袍服饰,或者一些摆很多的半身旗袍等,也会将膝盖以上的裙子叠加穿着,这个时候就没有太多的跟旗袍配穿的鞋子可以选择了。冬天穿旗袍配的鞋子就是后跟高一点的鞋子,但是具体要看旗袍的款式和旗袍的体积大小,旗袍体积小不会撞鞋,但是体积大一点的旗袍就有点尴尬了。选择有质感的鞋子旗袍的后跟高度基本随旗袍的款式而定,体积大一点就不好穿了。冬天穿旗袍配的鞋子,可以选择厚底的皮质鞋,制作起来方便,好打理,也不会太过暴露,关键是做一双旗袍就能配的这款鞋,太划算了吧。这款鞋相对于同等价位的皮质鞋更加宽,中间的白色底在褶皱的过程中感觉更加舒服,丝绸面料,贴合脚部,因为比较宽,所以不太容易挤脚,建议搭配高跟鞋,或者平底的雪地靴或者运动鞋都可以。
传统服饰如何穿出国际范
根据旗袍的长短选择适合的装饰穿出国际范 打的大底鞋,以及打的中筒鞋。都有个共同的优点就是无论长短,脚踝部分线条都比较修长。旗袍裙长一般在长过膝盖以上,那么裤子的腿部线条修长度都不会太高,中筒鞋一般都可以找到...
旗袍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服装,怎样穿可以体现出女性的美丽?
穿旗袍时,你应该注意你的体型:对于粗短的脖子,你应该选择无领旗袍。这种款式具有开领连衣裙的特点,以及保留东方女装风格的中式斜襟。如果领子稍微开深一点,稍微露上身,圆胖的脸可以拉长,这样可以防止立领阻碍颈部的运动,...
“中国迷”的伊万卡,是怎么将旗袍穿出了别样的风情?
旗袍精细的裁剪,把身材的每一个线条都最好的体现出来。在伊万卡的这身深蓝色旗袍把她身上的每一处优点都尽可能的放大,是每一个女人都羡慕的身材,穿出了西方女人的异域风情。伊万卡在南美之行参加巴拉圭,穿着一袭黄色...
民族服装与国际服装的联系
一、国际服装服饰带动着各民族服装服饰的蜕变 服装服饰的国际化是目前国际服装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以巴黎为首的欧洲更是国际服装发展的中心。无论是19世纪末英国人——查尔斯·活恩独资开设的女装商店,还是20世纪初首创时装...
中国服饰如何整体体现传统美
5、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A、 注重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 孔子曰:"见人不可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时过千年,在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大一统思想指导下,中国服饰也力求稳重、平静,有助于安宁、融洽...
传统服饰如何穿出国际范拓展阅读
谈谈中国人的“穿衣革命”
本文所说的“穿衣革命”,指的是发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以化纤织物取代天然纤维织物的一场中国人“穿衣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也就是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们中国人的穿衣领域里,化学纤维织物大量取代了原来的天然纤维织物,成为中国人服装的主要原材料,从而引起了中国经济结构和中国人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革命性变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中国人做服装的原材料主要是天然纤维织物,分为棉、麻、丝、毛四大类。此外,服装的原材料中还有动物的裘皮,但中国的人囗那么多,各地的温差那么大,裘皮服装显然只能占中国人服装中极微小的比重。
我们都知道,棉、麻都跟粮食一样,是要从土地里种出来的,养蚕的桑树也是种在土地上的,为人类提供毛的动物,大量放养需要广阔的草场,总之,天然纤维的来源都直接或间接地跟土地有关。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我国的人均耕地很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82年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而同期世界人均耕地是5.5亩。而且,我国的国土中,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占了大多数,平原地区只占12%。
所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及以前,为了供应全国人民穿衣的原料,我国耕地中约有三分之一要用来种植棉花和桑麻。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时,《地理》课本上讲了好多棉花或桑麻的传统重要产区。在漫长的农耕时代,种植桑麻也是主要农事活动之一,中国许多古典诗词中都谈到桑麻,许多传统戏剧中都出现“桑园”。
正因为中国的人口多,而人均耕地少,能用来种植棉花和桑麻的耕地很有限,因为还有三分之二的耕地是要用来种粮食的。而且,棉花和桑麻的单位亩产的提高和总产的增长也相当有限。所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中国人穿衣用的纺织品始终是很紧缺的。我们都知道,那时候,买布或衣服要用布票,每人每年只发一丈多布票,一件衣服往往要十来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人把那个年代纺织品凭票供应和人们穿打补丁服装归咎于计划经济,那是纯属胡说八道。
解决人类穿衣问题上被动局面的是化学纤维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批用人造纤维织成的布匹,以及第一台人造纤维纺织机,是在1889年在法国巴黎博览会上展出的。世界上第一座制造人造纤维的工厂是1905年在英国建成的。当时制造的人造纤维被称作“黏胶纤维”,因为这种人造纤维是先用木材、芦苇、甘蔗渣等原料制成黏液,然后将黏液抽成丝。
以合成聚合物为原料,通过化学和机械方式制成的纤维称为“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诞生,应归功于德国人施陶丁格尔,他在1930年发现了纤维素的天然纤维的结构,并且证实这种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小分子会聚合成纤维,促成了合成纤维的诞生。由于这个发现,施陶丁格尔获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奖。如1939年发明的锦纶、1944年发明的涤纶、1950年研制成维纶、1957年研制成丙纶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发达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促进了合成纤维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以石油为主要原材料的合成纤细,成本低,产量高。1962年,世界合成纤维产量超过羊毛产量。1967年,又超过人造纤维,在化学纤维中占主导地位,成为仅次于棉的主要纺织原料。
现在来说说中国的情况。
中国最早的粘胶纤维生产厂有两家,都是产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其中一家在辽宁的丹东,是日本侵占东北时期由日本人办的。年产约1万吨的粘胶短纤维,以吉林开山屯木浆为原料,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该厂就已停产并受到严重的破坏,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基本废弃。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0年开始修建并恢复生产,以后又陆续扩充,成为中国东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粘胶纤维生产企业。另一座黏胶纤维厂也筹建于日军侵占上海时期,但因后处理设备残缺不全,久久不能投产。抗日战争结束后从国外添进后处理设备。直到50年代初期才正式投产。
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建设了多家粘胶纤维厂,从设计装备到运转都是自力更生完成。年生产规模由数千吨到15000吨不等,大都以棉短绒为原料,使用木浆极少。当时生产的黏胶纤维,被老百姓称为“人造棉”,织物制成衣服后,手感轻柔,色泽鲜亮,穿着舒适,但有一个大缺点:不耐穿。一件衣服往往洗不了几次,就开始掉色变形,在搓衣板上搓不了几次,就可能破了。虽然买人造棉衣服或布料不收布票,但也不甚受老百姓欢迎,加上棉短绒、木浆等原料来源有限,总产量也不高。
我国最早的合成纤维厂是1956年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引进技术设备,在北京建成年产1000吨规模的聚酰胺-66长丝厂。六十年代初,万吨级规模的维尼纶合成纤维厂在北京建成,设备由日本引进。接着中国又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全国各地陆续装备了几所同等规模的维尼纶厂并投入了生产。
进入七十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华,中美关系解冻。至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军事封锁解除。
一些公知说新中国前三十年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是无耻的诋毁。真实情况是,自抗美援朝战争以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了长期的军事、经济封锁。就在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的1972年的当年,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下,新中国就不失时机地制定了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四三方案”,新中国对外开放的迫切之心于此可见。
“四三方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的重大行动。该方案优先重点引进的是与中国人穿衣吃饭问题密切相关的化纤、化肥大型成套技术设备。当然也包括了我国经济建设中急需的其他一些先进设备。
“四三方案”中引进的大化纤成套设备项目有4个: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四川维尼纶厂、天津石油化纤厂。
以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即现在的上市公司“上海石化”的前身)为例。该厂1972年6月成立,1973年1月1日动工建设,1976年底一期工程建成试运行,仅仅只用了4年时间,就在原来荒无人烟的一片海滩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石化城。一期工程设计能力为年产化纤30万吨,实际产量超过设计生产能力,投产仅两年,即收回全部建厂投资。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当年上海金山石化总厂的建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工地总指挥把指挥部设在一家农户的猪舍里,人称“猪司令”;工程技术人员从上海公共交通公司搞来了几辆报废了的破旧公共汽车,将其改装成办公室,就在那里面绘图纸、研究和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厂区的一部分,是数万农民用肩挑土填海造地造出来的;工人们吃、住在工地,每天干活十几个小时,没有上下班时间,干累了就上工棚睡一会儿,睡醒了用冷水擦把脸再干;工地离上海市区并不远,却有许多干部两、三年没有回过一次自已在市区的家;上海市区的共青团员自发组织起来,节假日到工地义务劳动;市领导千方百计搞好工地后勤工作,工地的伙食特别丰盛,鸡鸭鱼肉都有。上海美术学院的师生到工地写生,用他们的画笔画下了一幅幅当年建设工地火热的劳动埸面和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建设者,他们的画最后结集成一本画册,由相关出版社正式出版,画册的名字叫《千军万马战金山》。这本画册至今可能还有不少上海人珍藏着。
除了上述“四三方案”中的四个大化纤项目以外,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国又陆续引进了一些大化纤项目,如1978年开始筹建的江苏仪征化纤厂、上海金山石化二期工程,以及在广东新会、佛山、河南平顶山以及辽宁抚顺等地建成了多个技术先进的涤纶、锦纶和腈纶厂。90年代又完成了仪征三期和辽化二期工程。1995年我国的化纤产量达到288.5万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至2006年,我国化纤产能已达到2250万吨,占全世界化纤产能的40%,其中70%以上的产能都是199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优质产能,主要技术和设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21世纪初的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世界化纤生产大国。中国人穿衣打补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最后顺便说一下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穿衣革命”对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是前面说过,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国的耕地中有三分之一左右要用来种植棉花和桑麻,以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化纤大量代替天然纤维,原来用于种植棉花和桑麻的耕地可以越来越多地腾出来种植粮食,这对于缓解我国长期粮食紧缺的局面有相当大的帮助。八十年代以后,我国能够取消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让全国人民能够吃饱饭,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这也是其中相当大的一个原因。
二是根据八十年代的相关资料,化纤的生产成本只有棉布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当时化纤服装的市场价格却比棉布略高,即使这样,化纤服装也是深受当时中国消费者的欢迎,所以,当时化纤服装的利润空间极大。所以,八十年代中后期有很大一批个体户和私营老板是靠倒卖或生产化纤服装起家的。
三是化纤大量代替天然纤维,曾导致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大量纺织女工下岗。以上海为例,七十年代以前,上海是全国棉纺织业集中的城市,全市有37座棉纺织厂,其中多半是上万人的国营大厂。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市场上化纤服装大量取代棉布服装,传统棉纺织企业多数陷于困境,因化纤织物生产与棉麻织物生产的技术和工艺流程不一样,原有的棉纺织厂的生产设备和工人多半无法转产化纤织物,这就成为那段时期大量纺织女工下岗的基本原因。
以上就是关于传统服饰如何穿出国际范(旗袍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服装)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