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判罚解读布斯克茨手球不判点,合理吗?
12月1日晚世界杯小组赛E组德国队VS哥斯达黎加队看点主哨的女裁判员是谁? 卡塔尔世界杯将出现见证史一幕——年仅39岁的法国籍女性裁判员斯蒂芬妮·弗拉帕尔,将作...
历史首次!法国女裁判主裁德国vs哥斯达黎加
世界杯判罚解读布斯克茨手球不判点,合理吗
12月1日晚世界杯小组赛E组德国队VS哥斯达黎加队看点主哨的女裁判员是谁?
卡塔尔世界杯将出现见证史一幕——年仅39岁的法国籍女性裁判员斯蒂芬妮·弗拉帕尔,将作为男足世界杯史上首位主哨的女性裁判员,执法于当地时间12月1日晚进行的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E组第3轮德国队VS哥斯达黎加队。这是一场事关出线竞争的“生死战”,从国际足联的选派结果来看,斯蒂芬妮的执法能力已经获得FIFA的全面信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欧洲足球在全球的绝对领先地位。
当地时间11月22日晚,北京时间23日凌晨,斯蒂芬妮以第四官员身份执法了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C组墨西哥队VS波兰队的比赛,她也由此成为亮相男足世界杯执法舞台的女性第一人。在此之后,她还曾以第四官员身份执法了小组赛H组葡萄牙队队VS加纳队的比赛。而这两次出场在外界看来,是她首度以主裁判身份执法男足世界杯比赛前的重要预热。
作为本届男足世界杯裁判工作的一项新举,国际足联首次安排女性裁判员执法卡塔尔世界杯。其中包括3名裁判员、3名助理裁判员。国际足联推出此举并不仅仅为了通过作秀吸引外界关注眼球,而是要鼓励女性裁判员与男性裁判员积极竞争,为国际足坛执法舞台平添另类光彩。
在3名裁判员(可担任主裁判或第四官员)中,来自法国的斯蒂芬妮无疑是业务能力最为出众的一人。在此之前,她已经先后在法乙联赛、法甲联赛、欧冠联赛、欧国联联赛、土伦杯等多项男足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多次主哨机会。其良好的体能及敏锐的应变能力深得欧足联主切弗林、国际足联裁委会主科里纳、国际足联裁判部主任布萨卡等业界名宿的一致好评。
斯蒂芬妮本人对于在男足世界杯比赛中主哨也充满自信。她表示:“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同。我在欧洲执法男足比赛的难度并不低,对于执法男足世界杯,我准备得很充分。”
此前,弗拉帕尔已经在其他高级别的男足赛事中创造了多项第一。无论是男足的法甲、欧冠还是世界杯预选赛,弗拉帕尔都是首位参与执裁的女裁判。
除了斯蒂芬妮外,来自巴西的拜克、来自墨西哥的麦迪娜两位女性裁判员将分别作为第一助理裁判员、第二助理裁判员,配合斯蒂芬妮执法德国队VS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这也是她们两人作为助理裁判员执法男足世界杯比赛的“处女秀”。
卡塔尔世界杯共129名裁判员,其中包括6名女裁判(3名主裁判、3名助理裁判)。弗拉帕尔就是主裁判之一。此前她已经在墨西哥队与波兰队的小组赛中担任了当值第四官员,同样创造了史上的,成为首位男足世界杯的女子第四官员。
从比赛性质来说,斯蒂芬妮等3名女性裁判员肩负着重任,她们的表现不仅打乱参赛双方,特别是德国队的出线前景,实际也是为全球所有女性裁判员所作出的一次良好示范。除了他们3人外,余下3名女性裁判员也都曾以各种身份参与了本届世界杯执法工作。来自日本的女性裁判员山下良美已累计4次以第四官员身份执法。这不得不说是女性裁判员在国际执法舞台上创造的一份成就。
“她们来到这里并非因为女性身份,而是因为她们是国际足联的比赛官员,”国际足联裁判成员会主科里纳说:“我们考虑的是执法质量而不是性别。”
这些女裁判走上男足世界杯的舞台是因为她们均为出色的裁判,同时女性的身份也意味着她们肩负着不一样的史上使命。同样作为女裁判的山下良美认为,这是一个信号,证明女性的潜力正在被看到。
《世界杯判罚解读布斯克茨手球不判点,合理吗》拓展阅读
世界杯判罚解读:布斯克茨手球不判点,合理吗?
在西班牙1:1德国的比赛中,当值主裁荷兰人丹尼·马克利将较为宽松的执法尺度贯彻全场,双方队员非常适应他的执法风格及方式,最大的争议便是第78分钟布斯克茨在本方罚球区内的手球事件。
通过回放可以看到,德国队19号萨内传球,球直接打在了布斯克茨的手上。由于布斯克茨手球时手臂处在自然下垂的位置,是身体动作所导致的正常位置,并没有使身体不自然地扩大,所以不判罚点球是合理的。
(图)IFAB《足球竞赛规则》节选——手球犯规
手球事件发生时,马克利的站位极佳,能够看清手球全过程,他随即表示没有犯规。此后VAR也并未介入,是因为VAR在“小黑屋”内静默核查后认定这并非一次“清晰且明显的点球漏判”,而不是所谓的“裁判不看”。
纵观全场,马克利的比赛管理做的非常到位,整场比赛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下半场第55至65分钟,双方的拼抢变得愈发激烈,马克利在三分钟内先后向格雷茨卡和基米希出示了黄牌,及时控制住了球员的动作。
马克利此前就曾多次执法两支国家队以及这两个国家的俱乐部之间的比赛,对场上球员可谓是相当熟悉,双方也都对马克利的执法特点了如指掌,这也是本场比赛流畅度较高的原因之一。
本届世界杯,欧足联裁判员无法主哨欧洲与其他大洲球队之间的较量,却可以执法“欧洲内战”,国际足联的出发点可能也是在于用双方更熟悉的裁判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至少从目前已完赛的两场“欧洲内战”来看,这样安排的效果还不错。
日本0:1哥斯达黎加
本场比赛由英超名哨迈克尔·奥利弗执法,上半场局面较为沉寂,但从下半场开始比赛节奏明显加快,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非常考验裁判员能力的事件。
第69分钟,日本队14号伊东纯也带球突破至罚球区前,被哥斯达黎加队15号卡尔沃从身后拉倒,奥利弗果断判罚直接任意球,并向卡尔沃出示黄牌。
在卡尔沃拉拽犯规时,哥斯达黎加队还有两名队员正在回追且位置已与球平行,距离伊东纯也较近,有希望对其进行干扰,所以将这次犯规行为定义为“破坏了一次有希望的进攻”,而非“破坏了对手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是准确无误的,奥利弗对犯规位置的判定也非常准确,第一时间示意在罚球区外。
(图)IFAB《足球竞赛规则》节选——DOGSO
此后不久,第73分钟,哥斯达黎加任意球开入对方罚球区,19号沃森被日本队6号远藤航拉扯球衣后倒地,奥利弗示意没有犯规,比赛继续。后续死球时延时恢复比赛,VAR静默核查后认定无明显点球漏判,没有介入,奥利弗随即示意可以发球。
最终,奥利弗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本场比赛的执法,下半场的关键判罚都是准确无误的,VAR核查后也都确认没有问题。全场共计31次犯规,其中日本22次,哥斯达黎加9次,奥利弗在鼓励身体对抗的同时向双方各出示了3张黄牌。
比利时0:2摩洛哥
整场比赛双方队员的身体对抗比较激烈,比赛中经常出现人仰马翻的情况,当值主裁墨西哥人塞萨尔·拉莫斯的执法尺度较为宽松。
第30分钟,摩洛哥队15号阿马拉在比利时队10号阿扎尔出球后从侧面踢到了他的膝盖部位,拉莫斯仅判罚了犯规,阿马拉逃过了本应得到的黄牌。
上半场伤停补时阶段,齐耶赫直接任意球破门。随后VAR介入,主裁拉莫斯亲自到场边回看后认定在任意球开出瞬间处于越位位置的摩洛哥6号赛斯干扰对方守门员,构成越位犯规,改判进球无效。
赛斯虽然没有顶到球,但他的动作明显影响到了比利时队门将库尔图瓦做出扑救动作的能力,无疑属于越位犯规,进球无效的判罚准确无误。
由于拉莫斯过于宽松的执法尺度以及时常出现的黄牌漏判,双方队员的拼抢动作越来越大,最后时刻比赛的火药味渐浓,好在并没有一根导火索来“引爆”双方的冲突,最终比赛顺利结束,至于拉莫斯是否能像四年前的俄罗斯世界杯那样闯入1/8阶段执法,目前还要画上个问号。
克罗地亚4:1加拿大
本场主裁为来自乌拉圭的安德烈斯·马顿特,双方队员在比赛中并没有给他制造太多难题,对于裁判员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执法起来较为轻松的较量。
比赛中唯一一次较为“过火”的行为发生在第51分钟,克罗地亚队20号格瓦迪奥尔带球突破,加拿大队11号布坎南在没有任何抢断成功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从格瓦迪奥尔身后有意踢到其小腿,将其放倒,被马顿特黄牌警告。
这次犯规动作可被界定为“橙色”,即处于黄牌和红牌之间,由于其踩踏对手小腿时并未使用过分力量,所以界定为黄牌是没有问题的。
第83分钟,莫德里奇从身后将加拿大队4号米勒推倒后试图阻碍其发球,被米勒推倒在地,两人随即发生冲突,马顿特也立刻将两人“各打五十大板”,一人一张黄牌,有效地控制了双方队员的情绪。
最终,马顿特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世界杯首秀,并未遇到非常棘手的情况,可以期待下他能否在第三轮获得小组赛“二刷”机会,执法E组的对决。
以上就是关于世界杯判罚解读布斯克茨手球不判点,合理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学习有所帮助。